寄语教师:潜心立德树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老师们:
遍地蕙兰思化雨,满园桃李谢春风。
今天,我们向辛勤工作在教学、科研、服务、管理一线的教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良好的祝愿;向关心、支持、参与学校改革发展建设的离退休老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真切的祝福。
老师们,刚刚过去的一学年,西京园里拼搏与收获同在。全校广大教职员工始终坚守信念,不忘初心,以高尚的理想追求、道德素养和深厚的学术造诣,践行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与职责,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付出,学校各项事业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
近日,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发布的《2018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显示:我校综合实力排名陕西省第一。另据《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显示,我校科研竞争力2017年上升至全国第三,连续6年名列陕西第一。苗宗成教授入选陕西省高校首批“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和“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张善文教授入选“教学名师领军人才”,均属民办高校唯一入选者。杜永红教授荣获“第十一届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17-2018学年全校共引进教师231人,其中博士106人(博士导师3人,博士后15人)。学校通过验收并挂牌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获批组建了陕西省重点实验室1个,获省级科研奖6项,厅局级科研奖3项。获得纵横向科研经费6500多万元,获批包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纵向科研项目75项。共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278篇,CSCD/CSSCI论文81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48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8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38件,并获得陕西省专利奖三等奖1项。
2017-2018学年,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式评估、“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验收评估。获批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并名列民办高校首位,学校共有6个专业入选陕西高校“一流专业”名单,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入选专业数最多。学校成功入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这是继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以来人才培养工作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2017年学生共参加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3613项,其中荣获国家级奖项1231项。获2017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一等奖1项;土木工程专业李天同学在2017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暨科研类全国航空航天模型公开赛中荣获全国第一名,今年5月,他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比赛,获世界8强,他也是本次比赛世界8强中仅有的两名中国获奖选手之一。
2018年,学校共有346人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210人上线,上线率60.69%,其中13人被“双一流”高校录取。行健书院有12个宿舍全体舍友考上研究生。大华1401班22人全部考上研究生,四年来,这个班共获国际奖项9项,专利37项,国家级奖429项,省级奖58项,奖金累计136500元。2018届毕业生中,有152人自主创业。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马焘,自主创办的蒜苗科技有限公司,现有员工70余人,年营业额达300余万元。
一组组闪亮的数据,展现出西京学院“办人民满意大学”结出的累累硕果,彰显了西京学院在集聚人才“第一资源”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校教职员工锐意进取,诲人不倦,无私奉献、团结奋斗的结果。
老师们,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今天,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本为本,把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作为改革发展的基本遵循,激励学生刻苦读书学习,在享受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职业幸福时,潜心教书育人,交给学生打开未来之门的“金钥匙”,让他们能够敏锐地洞悉未来、自信地拥抱并引领未来。
老师们,蓝图已经绘就,逐梦惟有笃行。学校将紧紧围绕“四个一流”建设,矢志追赶超越,加快建成“高水平西京大学”步伐。学校将继续围绕教师、学生“两个中心”,以更多更好的保障举措,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努力建设一支有思想、有担当、有作为、有影响的教师队伍,真正把“将沉重的人口包袱转化为人力资源,提高国民素质”这一办学初衷落到实处,把学校做实,做强,做出特色,在“一带一路”中建功立业,有所作为。
老师们,乐于从教,幸于从师。希望各位老师在育人的过程中,发扬成绩,不懈努力,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修养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再次祝全校广大教职员工节日愉快,阖家幸福,工作顺利!
西京学院
2018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