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大讲堂:《文学艺术的创作思辨》

更新日期:2018年04月27日 信息来源:图书馆 作者:答冬梅、周路易 编辑:王英博


西京网讯:由西京学院图书馆主办、南洋书院、行健书院协办的西京大讲堂《文学艺术的创作思辨》4月24日在小礼堂举行。此次邀请的是“文学陕军.陕西优秀青年作家进百校”的主讲名师--李玉和。李玉和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副会长、青年作家、书法家。他强调,文学艺术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我们必须追求阳光,追求卓越,追求文化自信,主动参与到文化建设中,贯彻十九大精神,为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做出新的贡献。

陕西省作家协会秘书长李锁成、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长马慧聪,办公室主任孙毅超、图书馆杜艳丽馆长、李良艳科长等人出席会议,行健书院和南洋书院共五百多名师生聆听了讲座,此次讲座由社会活动家、文化学者任锐进丰担任学术主持。

李玉和在演讲中指出,文字的产生是艺术的里程碑。文学艺术自诞生以来,其创作途径就是多种多样的,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均是其展现形式。文学艺术可以在理论中创作也可以在自我中创作,只有慢慢打磨、细细品味,本着脚踏实地的精神才能创作出成功的作品。

李玉和强调,文学艺术要尊重历史和传统。一个脱离历史和传统的作品是失败的作品,优秀的文学创作是心灵情感的再现。文学创作要不忘初心,坚持自己内心的精神信仰,要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写出来的文章才具有正能量,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李玉和指出,文学艺术的创作是建立在耐心、灵感和激情上的,艺术的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路遥为写《平凡的世界》赶赴陕西铜川,在煤矿中和矿工们一起劳作一起生活;达芬奇为创作《蒙娜丽莎》,对人物原型进行细致的观察;王洛宾在《在那遥远的地方》的创作中,去了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草原采风。

李玉和强调,真善美的表达是永恒的艺术。从历史的变迁来看,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时代特征。结合当代,发现自己的能力,贡献自己的力量,将精神和肉体统一起来建设灿烂的文化,为了真善美,无愧于生命存在的价值,无愧于这个时代。

讲座结束时李锁成秘书长对李玉和的演讲在历史、文化、创作等不同范畴系统的解释了文学艺术创作思辨,体现了文学艺术的含义,不能被时间空间所局限,在文学创作中,净化自己、教育自己,加强传统文化的累积,加深对社会的影响,推动艺术发展,树立文化自信。

任锐进丰最后进行了点评:文学的意义在于记录这个时代,是精神文化中最灿烂的一部分,愿大家多读书、多创作,让文学伴随大家成长,陪伴大家渡过美好的大学生活。

图说西京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