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大讲堂:《人生与非虚构写作》

更新日期:2018年04月19日 信息来源:图书馆 作者:李良艳、周路易 编辑:王英博


西京网讯:日前,由西京学院图书馆主办,至诚书院、行健书院协办的西京大讲堂《人生与非虚构写作》讲座在小礼堂举行。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陕西非虚构写作代表作家和谷为广大师生解读“人生与非虚构写作”命题。图书馆李良艳科长、付集贤老师出席了活动,至诚书院、行健书院400余名学生聆听了讲座。讲座由任锐进丰主持。

和谷教授说,自新文学运动以来,文言文到白话文的转变,诗歌、小说、散文、通讯、剧本、寓言等成为了文学创作的主要载体。非虚构写作作为近年来的一种新文体,不同于小说的虚构,它是以一切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非虚构的现实对人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人可能不识字,但他们通过山歌、信天游表达了自己对乡土的景仰,这最初的文学启蒙到之后的创作历程,人生离不开非虚构的现实。人生只有扎根于深厚的传统文化,才能写出有意义的作品,让传统文化源远流长。《铁市长》的创作中,他在通讯的写作加入散文的写法,扎根于现实,生动形象的体现了张铁民市长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张铁民市长独自一人乘坐公交车,规划合理的交通线路;道路修建遇到重重困难,雷厉风行冲破阻碍,圆满完成任务;保护西安古城墙,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人生要活在当下,在非虚构写作中传达世间的真善美。

任锐进丰做了点评,他讲到,非虚构写作是由美国作家雪莉·艾力斯在《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中首先提出的,该书收录了包括美国国家艺术奖得主David Vann、手推车奖、怀丁作家奖得主Natalie Kusz、新英格兰图书奖得主Suzanne Strumpet Shea、普利策新闻奖得主Dianne Aprile在内的近百位美国著名写作人的非虚构作品,特别是在适应市场就业等等方面意义巨大。

此次西京大讲堂,学生仍然在微信平台中一边听讲,一边互动,他们不但亲身体悟人生的真实与非虚构的根本,也从中真正理解只有真实的人生才能活出精彩。

和 谷 国家一级作家。1952年生,陕西铜川黄堡人。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历任《长安》《特区法制》《百年陕西文艺经典》主编,陕西省文联副巡视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团顾问。《市长张铁民》《无忧树》等多部作品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报告文学奖、新时期散文奖和飞天奖、五个一工程奖等。著有《和谷文集》14卷、《柳公权传》、长篇小说《还乡》《谷雨》等60多部。舞剧《白鹿原》《长恨歌》《孟姜女》编剧。作品收入教材和北京高考试卷,翻译为英文、法文。从事文学创作之外,兼事书法绘画,画作《东原》《闺怨》《种豆南山》《北地》等入选《中国作家书画集》等多种书刊展览。曾获陕西省直机关书画奖项和陕西中青年书画家称号。

图说西京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