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网讯:3月23日,我校在学术报告厅举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标准研讨会。全校各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学院领导及教务科、教研科科长,以及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教育教学质量监督处、大学生创业就业中心等部门的150多名干部参加了会议。大会围绕深化教学改革、推进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标准开展了研讨。
校长任芳首先做了主旨报告,她指出,“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质量改进”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对我们应用型本科教育很有指导、借鉴意义,这也是我校2017年确定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的之一,通过部分专业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和标准;教育部已经发布了本科人才培养标准,这是我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基本遵循。任芳还就如何在新理念、新标准指导下,分类实施、整体提升我校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好学院的主体作用和教研室的引领作用讲了4个方面的具体意见。

校长任芳作主旨报告
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张毅、自动化专业带头人万少松教授就如何实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分享了自己的工作设想和思路。商学院院长秦效宏以“贯彻应用型本科教育思想 扎实推进一流专业建设”为题做了发言,提出“应用型本科教育要以‘三突’(突出基础、特色、应用)、‘三定’(定性在行业,定向在应用,定格在特色)、‘应用’为统领,做好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法,体现学生主体性。通识教育中心负责人李洁围绕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下进行的课程建设谈了自己的思路,认为“新时代课程建设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抓好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和课程效果,从而不断健全人格教育、增强学生人文素质”。

郭捷副校长总结讲话
副校长郭捷在会议总结时指出:第一,推进专业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基本建设,二级学院(中心)作为专业建设主体,在建设过程中目标定位要明确,思路要清晰,标准要吃透,规划要做实,措施要落地,全员要参与,其中核心团队是关键。第二,在深化教学改革中教师是主体,教研室的作用是关键,思想观念是先导,潜心投入是前提。第三,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要重基础强能力,以能力为牵引、以学生为主体来设置课程、建设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产出为导向来聚焦课堂,科学检测学生学习效果,不断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形成持续改进的监控机制,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第四,专业建设重点是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的关键是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与内容改革,课程建设还要在教材、教案、大纲上下功夫。郭捷最后强调,所有工作和目标的落脚点是立德树人、提高培养人才质量。
根据学校安排,这次研讨会是全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标准大讨论活动的一部分,3月下旬开始至本学期末,全校各个教学单位都将开展形式不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标准的研讨活动。
会上,教务处处长肖建军传达了2018年陕西高校教学工作会议精神,以及《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课堂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指导意见》文件精神,以便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研讨活动,并贯彻落实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精神和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