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学院实施“五个工程”推进辅导员队伍建设

更新日期:2017年05月11日 信息来源: 作者:王 坤 燕 源 编辑:潘瑞楠


西京网讯:西京学院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统筹规划、整合力量、明确目标、实施“五个工程”,大力推进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在提升辅导员个人工作能力和水平的同时,又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完善优化工程,整合精炼辅导员队伍。学院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由校党委副书记、分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负责全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与领导决策;由大学生发与服务中心实施管理规划与发展;各书院实行学生工作“一把手”负责制,推行“先培训、后上岗”的辅导员运行管理模式,要求所有辅导员必须是中共党员,强政治、有素养、乐敬业、懂业务、德才兼备,并定期对辅导员按考核要求严格评分,优胜劣汰,不符合条件者调离岗位。在一线辅导员与学生人数的配备比例上,严格控制,精简编制,确保质量。

——夯实制度工程,严格磨砺辅导员队伍。为持续推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促进辅导员队伍的整体质量提升。学院结合实际制定并完善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一是出台了《西京学院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意见(试行)》、《西京学院辅导员工作条例》、《西京学院辅导员队伍建设培训计划》、《西京学院辅导员职业能力级别评定办法》、《西京学院辅导员专业团队和工作室考核办法(试行)》等多项管理制度,明确了辅导员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和方案以及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发展方向、考核办法等;二是完善“对口协议”谈心谈话制度、听课制度、特色主题班会制度、进宿舍制度、教师辅导员联系制度、学习研究制度等六项辅导员工作制度,规范行为,明确流程,实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精细化管理。三是创新考核机制,以全程监督、多方考评、动态管理。将辅导员考评纳入全校教职工考核体系,通过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辅导员带班、学生满意、工作开展、学生指导及学术研究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并将辅导员考核结果与职业级别、评优评先以及岗位津贴直接挂钩,发挥激励作用,激发辅导员队伍的活力。

——创新书院工程,打造新型辅导员队伍。2014年开始,学院在学工系统推进书院制改革工程,所有在校生纳入各书院管理,旨在贯彻“立德树人”育人主线,实施“因材施教”个性化发展目标,落实全人格教育理念。辅导员入住公寓,凸显了学生主体地位,突出了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挖掘住宿书院的育人功能,建立辅导员学生教育工作新的模式—导师制。作为常任导师的辅导员,利用公寓社区教育和文化空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学科竞赛、实践活动,党团建设进公寓、工作室建设有活力、“一院一品”显特色,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共同体,实现了学生教育管理和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增强书院的文化特色和学生的归属感。目前已有5个本科书院、2个高职书院,2万余名在校生进入7个书院。

——聚焦能力工程,助推高效辅导员队伍。新的历史时期,辅导员队伍面临诸多的挑战,不仅要求岗位事务性工作的熟练掌握,更重要的是辅导员自身的知识储备、工作能力、素质修养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为此,学院围绕培训与提升,培养与考评,促进辅导员职业能力提高:一是着力做好辅导员培训工作。学院每年统一组织辅导员进行专题培训,聘请校内外专家教授讲座,安排网络学院的学习课程,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学生工作实务、党团工作指南等多方面辅导员职业能力必备知识,通过参与辅导员大讲堂、校内外辅导班、到其他院校挂职锻炼、海外交流等方式对在岗的辅导员进行系统培训和指导,达到了解业务、明确职责、熟悉工作,不断提升实际工作能力。截至目前,辅导员参加省高校辅导员培训班70余人次,海外交流达到30人次,到其他高校挂职锻炼5名。二是注重辅导员学历和能力的同步提升。从2006年开始,学院鼓励在职本科学历辅导员攻读教育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硕士学位,改善辅导员队伍知识结构,提升辅导员知识储备。三是出台《西京学院学生工作科研立项管理办法(试行)》,创造条件鼓励辅导员申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方面科研课题、精品项目,撰写发表学术论文。近两年,学院有7项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或课题分别荣获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和陕西省级立项,40项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或精品项目获校级立项。

——孵化卓越工程,选拔精英辅导员队伍。根据教育部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和职业能力规定和要求,学院结合自身发展和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实际推出卓越辅导员培养计划:一是制订《西京学院卓越辅导员培养遴选办法》,按照20%比例遴评优秀辅导员作为培养对象。二是出台《西京学院卓越辅导员培养方案》,制定培养目标,分阶段按照思想品德、管理理论、教育实践、国际教育、职业化建设、学生管理等六个模块进行的学习和培训。三是适才适用卓越人才。学院在辅导员专业团队带头人、科研课题主持人、各级学生管理后备干部人选等方面都优先选用卓越辅导员。

学院自2015年实施“五个工程”以来,有6名辅导员在陕西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荣获二、三等奖;1名辅导员获全省普通高校首届心理健康教育微课三等奖;1名辅导员在陕西高校首届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竞赛中荣获二等奖;5名辅导员的论文和工作案例分获陕西省1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2名辅导获陕西高校“优秀辅导员”称号;马璐同志荣获陕西高校“十佳辅导员提名奖”,并成为陕西民办高校辅导员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图说西京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