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学院奖优助困资育结合 着力构建规范化多元化资助体系

更新日期:2017年04月28日 信息来源:大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 作者:童绥勇 孙瑞 陈翌 编辑:潘瑞楠


西京网讯:认真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实现教育公平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件大事,是高校将党和政府的温暖精准送到应享尽享学生的暖心工程,也是确保高校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来,西京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作用,将其视为人才培养、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之一。我校奖优助困,资育结合,着力构建规范化多元化资助体系。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夯实工作基础。我校于2007年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对上接受省资助中心指导,对外与生源地贷款银行合作,对内横向联系相关部门,对下指导书院开展资助工作,并常年直接面向学生提供各项资助政策咨询和事项办理服务。与此同时,成立以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为组长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其他相关院领导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负责统筹协调全院学生资助工作。各书院都成立了相应的二级学生资助工作管理机构,由各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书院院长(专职书记)负责组织指导,各书院学生事务科指派专人负责学生资助工作具体事务,各书院专职辅导员负责所带班级资助对象的评选推荐。

——健全制度,强化工作体系,提高工作水平。我校为提高资助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具体工作实际,修订、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国家奖助学金的管理与评审、勤工助学管理、贫困生助学基金管理等十余项,为各项资助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规范、完整、清晰的依据。同时,制订并逐步完善了资助工作内部日常管理规章制度,对与资助工作相关的人员、资料、财务、物资等方面的管理进行严格规范,确保资助工作严谨、规范、高效运转,精细化、制度化的管理模式逐渐成型。这一系列制度的建立,为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证。

——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特困学生档案库。为了使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要求,全面准确了解和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状况,确保国家资助政策落实到符合条件的学生身上。从2010年起,我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建立了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库。该库由专人管理。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库以学年为周期实行动态管理,学校每学年视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样保证了学院享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资助项目的学生全部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库中产生。做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享尽享,从而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上全部得到资助。

——严格规范资助程序,确保公平、公正、公开。为确保资助工作精准、规范,学院以严格规范资助程序为着眼点,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在分配名额、评审程序、评审资料、信息核对、资金发放等关键环节提出明确具体要求,注重严把审核关。同时,通过逐级公示、公布监督电话、校长接待日专题调研、董事长的手机全天候向学生开通,只要有学生投诉辅导员发生违规操作、截留挪用情况,一经查实,将给予责任人辞退处理。

——规范勤工助学工作,拓宽勤工助学岗位。勤工助学工作是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的有效途径。学校坚持“立足学校、服务社会”的宗旨,按照学有余力、自愿申请、信息公开、扶困优先、竞争上岗、遵规守法的原则,结合学院各部门工作需要合理安排工作岗位。截至2016年底,共开拓近500个固定岗位,先后有近21420人次参加了勤工助学,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学生的生活问题。另外,学校对勤工助学学生加大了岗前培训和思想引导工作,使学生勤工助学活动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相结合,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相结合,通过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和补助,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坚持实行贫困学生生活补贴政策。我校始终坚持公益性办学性质,在办学经费存在困难的情况下,多年来坚持专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设特殊补助性餐厅(经济餐厅),餐费标准:早餐1元,午餐2-3元,晚餐2元,荤素搭配、营养丰富,保证学生吃饱吃好,所需费用除了使用一部分上级财政补贴,学院也投入一部分资金。另外,结合学生日益渐增在线学习需求,考虑到学生在线学习及日常网络需求费用过高,学院自2016年10月1日起为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提供带宽2M免费上网服务,学院每年投入500多万元。

——建立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减免学费制度。学校每年组织开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摸底调查,决不让一名学生因学费问题而上不起学,坚持实行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政策,截至目前,学院已累计为2295名学生(含研究生)申请减免学费共425.92万元。

——建立临时困难补助以及突发灾害应急救助机制。多年来,学校坚持实行对来自突发自然灾害地区的学生进行学费减免和资助。2008年,对四川汶川地震灾区的学生进行学费减免;2016年8月,贵州因洪水和泥石流冲毁铁路和公路,被我校录取的贵州籍学生中有30多名无法乘坐陆地交通工具,没办法只能选择乘坐飞机报到,得知这些孩子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后,研究决定给予这些学生全额报销飞机票。

——扎实开展和完成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为了让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家的助学贷款政策,学校利用宣传展板、校园网络、广播、横幅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及时深入地进行宣传。并将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条件、所需资料、办理流程公布在学校信息网,供学生查询。截止目前,我校协助办理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共计2.05万余人次,累计金额达13135万余元。真正将国家惠民政策落实到每一位家庭困难的大学生身上,帮助这些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吃透政策,实施精准资助,取得良好效果。多措并举,认真贯彻落实陕西省教育厅《关于对高校建档立卡家庭子女精准识别有关事项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建档立卡家庭子女精准资助工作的通知》、《关于解决好目前高校实施精准资助工作中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全方位做好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精准资助工作。

第一,多渠道宣传精准资助政策,做到人人皆知。学校为了让录取尚未入学的新生及时掌握相关政策,将精准资助政策宣传资料与《录取通知书》一并邮寄给新生,学院还通过校园广播、悬挂条幅、微信推广、现场咨询和主题班会等途径开展国家精准资助政策宣传,做到了在校生对精准资助政策人人皆知,实现宣传工作全覆盖。

第二,迎新现场落实“建档立卡”,做到现场减免。我校在每年新生报到期间,在新生报到现场设立“绿色通道”资助政策咨询处,现场办理“建档立卡”审核及学费减免、生源地助学贷款回执,受理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咨询等,确保持有《高等学校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情况证明表》和所有提出申请且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入学。

第三,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做到逐个落实。我校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落实精准资助工作,院领导在批复相关文件时强调: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要做到“一个不能少”。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各书院严格按照精准资助政策的要求、程序、对象、标准和资金发放的方式等规定,对提交“建档立卡”证明表的学生逐一核实,并实现与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评定无缝对接,认真做好建档立卡学生信息统计和减免学费的核算,确保相关资料齐全、准确、完整,每一个建档立卡学生应享尽享。截至目前,学院落实“建档立卡”学生711人,减免学费、住宿费及补贴助学金达700多万元,关于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学院还在进一步落实。

——资育结合,强化思想工作,开展诚信感恩教育。第一,贯彻“以情感人”的理念,培养学生集体归属感。在每年中秋、元旦迎新等节日,我校坚持开展温馨家园计划,组织学生开展联欢活动并给予同学们生活补助包括赠送学院专项助困资金购置的爱心大礼包、爱心月饼、爱心饺子等让学生感受到家一般的温馨,进而增强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我校每年开展此类系列活动开支近30万元。

第二,开展“诚信教育”,促进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演讲比赛的形式,在各书院开展“诚信”教育,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注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挫折调节能力的培养;教育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育他们树立诚信意识,做到诚实做事、诚信为人,诚信生活、诚信学习、诚信就业、诚信还贷。在实际工作中,学校既坚持正面引导,也注重反面案例警示教育,使受助学生知晓延期或恶意拖欠还款将记入银行个人信用“黑名单”,直接影响今后个人办理信用卡、房贷等重要依据,确保受助学生按时还贷。截止目前,学院往届毕业生中未出现一例延迟或恶意拖欠还款的学生。

第三,开展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社会服务意识。2006年起,我校董事长任万钧提出了面向全院学生开展“两感”教育,即“感恩父母,感谢师恩”活动。学生以亲笔书信的形式给父母、长辈、母校的校长和老师写一封信,表示对他们的感恩与感谢。让青年学生学会感恩,并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在每年的12月校园感恩节期间,广泛开展“感恩”征文活动,以“助学政策,助我成才”、“耕书种德,知恩图报”、“按期还款,诚信立世”等为主题,使受助学生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回报。通过“义工社会实践”、“寒假母校行”等活动培养学生服务他人、服务社会意识,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感。

近年来,学院资助服务工作得到上级主管部门陕西省教育厅和省资助中心多次表扬。

图说西京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