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院是2014年院系调整后新成立的二级院系,面对科研基础薄弱,科研团队匮乏,科研成果空缺的现状,院长李海霞及其团队采取多项措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学院科研能力持续快读提升,科研成果比学院成立初增长了7倍,成功探索出一条民办高校科研发展之路。
——加强科研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
近两年来,会计学院大力引进师资,先后引进高层次人才20余人,一大批教授、博士、行业精英等的加盟,为科研提供了有生力量。学院按照教师科研方向,组建了老中青结合、以老带新、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学院还成立了财经研究所,通过定期开展学术沙龙、合作申报课题等方式,让新组建的科研团队逐渐发挥应有的科研成果产出效应。
2016年10月,西京学院会计审计信息学研究中心获批成立。该中心共有用友研发中心、大华研究中心、硕士生导师办公室等10个子项目,为会计学院科研平台人员提供了优越的科研和办公环境,也为申报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哲学社科基地提供了重要保障,推动学院科研事业向纵深发展。
——科学设定目标责任考核机制
为进一步调动教师科研积极性,对教师科研进行更加精细化管理,会计学院每学年都与教师签订“目标责任书”,结合不同层次教师科研特长和能力,通过任务认领方式,让教师提前做出科研规划,并付诸实施。
实行科研目标责任制后,更加有利于学院科研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实现既定目标。李海霞指出,学院科研工作要坚持“规范、特色、发展”的理念,为全体教师从宏观上勾勒出美好愿景和奋斗方向,充分体现了教师个人成长的个性化,差异化发展路径。
接受科研任务的教师们对学校及学院的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更加明确了各自肩负责任和努力方向。纷纷表示会尽己所能,科学合理规划完成既定目标。
此项措施推出后,辅之以优厚的科研奖励政策,进一步调动了教师投身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也为教师多出成果提供了制度保障。
——举办多场科研能力提升讲座
近年来,为开阔教师眼界,会计学院先后安排20余名教师外出参加科研会议及研讨会,通过外出学习、与兄弟院校交流,进一步提升了教师对热点问题和学术前沿理论的领悟能力。同时,学院还多次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教师作讲座,先后邀请国家级教学名师、会计研究专家刘永泽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知名会计学者王化成教授,审计研究专家蔡春教授等为教师讲解科研方法,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张俊瑞教授、财务管理研究专家田高良教授、国家哲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石英教授等为教师讲解国家级课题申报注意事项,邀请核心期刊《会计之友》总编笑雪等为教师讲解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操作规范等,此外还聘请具有丰富统计学研究经验的刘云忠副教授为教师举行SPSS软件专题培训,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让老师们如鱼得水,有效提升了科研水平。
——举办SSCI论文研读报告会
每周四晚7:00,由会计学院教研科主办的“SSCI论文研读报告会”都会在经管实验教学中心如期举行。会计学院青年教师、审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共40余人成了报告会的常客。我校特区博士、来自台湾中山大学的余昭弘老师主动担任主持并提供技术指导,会计学院院长李海霞、审计研究生导师黄申、实验基地主任丁军等科研骨干教师轮流作为点评嘉宾出席。
每学期开学初,学院都会应教师要求,做好研读计划,发言教师提前将研读论文分发给参会师生。研读会上,青年教师通过原文解析、观点提炼、心得分享等环节,将学术观点进一步凝练和升华,形成更多思想火花,拓宽研究思路,此举令教师们受益匪浅。
谈到举办研读会的初衷,李海霞指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远,让老师们直接研读最高层次的学术论文,对提升科研水平必将起到顺水推舟的作用。
在一系列措施综合作用下,会计学院教师科研积极性明显提高,科研成果产出率有了可喜进步,近期教师已经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获批10余项省部级科研课题,签订10余项横向科研合同,还带动学生积极投身科研,目前学生已经在老师指导下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