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学院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评审校内教学成果奖、“一流专业”建设、“精彩课堂”竞赛活动等来提升学校办学实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召开“一流专业”申报工作研讨会
日前,西京学院召开省级“一流专业”申报工作研讨会,副校长郭捷、校长助理王晋荣、黄文准出席会议。教务处、双一流办公室主任王涛及相关学院主要负责人参会。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王登武主持。
会上,教务处处长肖建军从省级“一流专业”建设背景、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及内容、相关筹备工作等方面阐述了我校申报工作的总体思路。他说,各院系要高度重视省级“一流专业”申报工作,进一步找准专业定位、理清专业建设思路、明确专业建设目标、挖掘专业优势、凝聚专业特色,切实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在此基础上,与会人员就“一流专业”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讨,深入交流了“一流专业”建设的思路和设想,梳理查摆了目前专业建设中的优势、特色与不足,并探讨了下一步“一流专业”的建设与申报思路。
最后,郭捷从“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专业基础条件、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学管理”等7个方面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做了深入剖析。她指出,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学校要依据于陕西省“四个一流”建设的总体目标,以“一流专业”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从而推动“一流学院”建设,并最终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她强调,各相关院系要高度重视“一流专业”的建设与申报工作,通过总结专业优势,找补短板,进一步凝聚“一流专业”建设力量,坚持弛而不息、久久为功,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我校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完成校内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
近日,学校完成了2016年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本次共受理成果申请45项,经评审,任芳博士主持的“‘教师培训+优课工程’的民办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创新与实践”项目、杜永红教授主持的“‘一融入二协同三促进’的应用技术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得特等奖;敦建勇教授主持的“‘教学理念创新+课程资源优化’的英语教学改革与实践”等5个项目获得一等奖;另有8个项目获得二等奖;10个项目获得提名奖。
在申报的45个项目中,教学综合改革与学生发展类9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类12项;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改革13项;创新创业改革类11项。其中部分成果已在全省或其他高校推广。
——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修(制)订工作
一是按照教育部等三部委《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文件精神,培养人格健全、基础知识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的一线工程师或行业应用型人才,修订完善《西京学院关于制(修)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性意见》。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性意见做好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二是教务处召开2016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培训会。对34个本科专业带头人及人才培养方案执笔人进行了培训。会议由教务处副处长王登武主持。教务处教研科科长杨彦柱首先就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性意见顶层设计、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进行了详细解读;对方案调整内容、参考体例及学分与课程设置等做了要求。他强调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要加强团队协作,凝神聚力,充分发挥全体专业教师在修订过程中的智慧与作用。
三是各本科院系召开专题论证会议,专业委员会对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论证,并征求了校外专家和企业行业代表的意见,综合各方意见修改后上报教务处。教务处对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初审,对其可行性进行审查,通过模拟排课等分析其是否可行。
——开展“竞赛课堂”竞赛活动
近期,学校开展了“精彩课堂”竞赛活动,积极营造“课大于天”的理念,促使广大教师转变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14个院系(中心)的22名教师参加了此次竞赛。比赛形式采取专家组专家“随堂听课、随机听课、全面考量、独立评价”的全新方式。要求每位专家须听取每名参赛教师2个学时课程,并做好听课记录。依据听课情况和专家小组评议情况对参赛教师进行评价并给出评分。专家评价包括教师讲讲课情况,学生课堂表现和学习效果等内容。
通过举办“精彩课堂”竞赛活动,进一步牢固了“课大于天”的理念,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授课水平,促进了优良学风的进一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