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行辅导员沙龙 着力推进辅导员模拟工作室建设

更新日期:2016年06月03日 信息来源:大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 作者:王栋 摄影:刘静超 编辑:尚磊


西京网讯:6月1日下午,我校在1号办公楼第五会议室召开辅导员沙龙,专题讨论辅导员模拟工作室建设。沙龙活动就八个辅导专业团队和团队下设工作室建设情况进行汇报交流,并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马成胜参加活动并讲话,各书院(社区)主任暨专业团队负责人、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参加活动。活动由大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主任张京鹏主持。

会上,张京鹏简单介绍了辅导员专业团队和工作室成立背景及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并阐述了本次沙龙活动的主旨。他提出要通过辅导员模拟工作室建设,促进辅导员在政治理论水平、人文素养、职业能力和创新发展等方面的提升,提高我校学工干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日常事务管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业指导和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研究水平。

随后,各辅导员工作室负责人分别从工作理念、建设目标、运行情况与阶段性进展、下一阶段主要任务和预期成果、存在问题和困难等方面,全面系统介绍了在工作室层面所做的工作,取得的进展。各辅导员专业团队负责人介绍了团队成立背景、工作思路、成员组成及分工、工作切入重点及目前开展的有关工作情况,就存在的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并提出解决办法。

马成胜对团队和工作室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充分肯定,并对如何做好项目运行、辅导员团队和工作室建设提出六点要求:一是希望各位负责人要准确把握工作定位,从全国辅导员精品项目的高度推进工作,加强对团队和工作室建设的规划与管理,努力把工作室建设成为辅导员成长的平台,并不断提升工作室的影响力和辐射能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二是要加强协同创新,做好团队之间的协同,与工作室及学生职能中心有效衔接,做好校内各职能部门、院系、社区之间的配合,使辅导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脱离出来,保证辅导员有充足的时间在提升职业能力上下功夫。三是要重视科研,做好课题研究和工作研究,要总结提升、寻找规律、凝练成果,结合理论研究和各自实践总结,在科研过程中养成学术性、研究性思维,不断探索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新载体,提升学生工作水平。四是要培育队伍,以模拟工作室建设为契机,通过项目建设,培育一批辅导员工作名师,促进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同时,要充分利用辅导员专业团队和工作室这个平台,做好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团队和工作室成员要坚持“在服务中成长,在研究中提高,服务促进成长,研究提升服务”的理念,在实现自身成长提升发展的同时服务学生成长。五是要聚焦研究方向,依据《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要求,通过开展调研、专题培训、构建课程体系系统化培训等多种方法,用8到12年的时间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素养、热爱学生工作的学生工作领域专家。六是要明确当前学生工作的形势,把重视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放到突出位置上,利用团队和工作室的优势和取得的成果,引领全校辅导在学生教育服务管理及科研工作上水平上台阶,推动我校学生工作的健康快速稳步发展。

据悉,辅导员专业团队与工作室是在大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指导下所创立的基于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工作平台,目的在于整合力量,凝练特色,培育和建设辅导员队伍精品项目,使之成为展示我校辅导员风采的窗口、创新育人理念方法的平台和孵化辅导员名师的摇篮,使辅导员队伍人才形成梯队、骨干形成团队,进一步推进我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和专家化建设。

图说西京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