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给优秀的西京人点赞(下)(以时间为序)

更新日期:2015年12月31日 00:00 信息来源:招生办公室 作者: 编辑:


“西安丝路影视产业链人才培养基地”成立

2015,给优秀的西京人点赞(下)

9月22日上午,“西安丝路影视产业链人才培养基地”成立仪式举行。30多位企业代表、影视剧导演和500余名师生到场观看了仪式。“西安丝路影视产业链人才培养基地”是西安丝路影视产业链上市平台与西京学院在校企深度合作上的新探索。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倡议,“丝路影视产业链人才培养基地”的建立,不仅是深化西京学院校企合作的具体行动,也是对“一带一路”的践行。期间,西京学院与丝路影视产业链上市平台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丝路影视产业链人才培养基地”辐射到了西京学院新闻传媒、艺术设计、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经济金融、旅游管理等院系和专业。

璞玉楼餐饮中心昨日开业

2015,给优秀的西京人点赞(下)

10月9日下午,璞玉楼餐饮中心开业。2015年夏天,为进一步改善师生就餐环境和生活条件,学校在6月中旬对原商业街进行改造。经过近5个月的努力奋战,一座人文与自然和谐一致的现代化、生态化餐饮中心以崭新的形象呈现在师生的面前。据了解,璞玉楼餐饮中心的主体是钢架结构,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可容纳6000人同时用餐。餐饮中心上下四层,共有扶梯24部,直梯2部,货梯2部。餐饮中心整体采用空气源制冷制热模块机组,有效解决了供暖和制冷问题;餐饮中心配有天然气和蒸汽,并统一配备餐具;设计有绿植墙和花坛;此外,还配有全自动出渣、浸泡、消毒洗碗机和高端油烟油水分离净化设备等。

第三届中德艺术交流与设计教育论坛举办

2015,给优秀的西京人点赞(下)

10月26日上午,由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西京学院共同主办的第三届“文化·交融——中德艺术交流与设计教育论坛”开幕。“文化·交融——中德艺术交流与设计教育论坛”是中德之间的高等院校与文化艺术行业学术交流平台。本届论坛以“当代设计与艺术教育的思路”为主题,以设计为媒介,进一步拓展西京学院设计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与国际间文化艺术领域相互借鉴交融的视野,深化西京学院与国外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合作项目的渠道,积极促进合作事项的达成,共同搭建具有深远意义和美好前景的艺术交流平台。除了理论性的学术报告外,作为本届论坛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陕西省美术家协会、西京学院、德国DCKD德中艺术设计交流协会还将举办汇集中德名家画作和西京学院师生教学实践成果等体现不同地域文化特点的优秀设计与绘画作品交流展览,并研讨校际合作和学术交流会谈。

2015年首场西京校友大讲坛在小礼堂举行

2015,给优秀的西京人点赞(下)

11月4日晚,由西京学院校友会举办的“西京校友讲坛工程”拉开帷幕。西京校友大讲坛自从开展以来曾邀请了“基层先进”、“创业能手”、“时代先锋”等各行各业杰出校友开展专题讲座,用榜样的力量感染在校学生,激励学生奋发图强。本次西京校友讲坛邀请中国精英会创始人、董事长,我校1994级杰出校友张保新展开题为“当代大学生如何成长、走向社会”的主题讲坛。

省委副书记胡和平到西京学院调研时指出:高校要把对社会发展的公益性摆在首位

2015,给优秀的西京人点赞(下)

11月18日上午,陕西省委副书记胡和平到西京学院调研。他强调,学校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公益性办学方向,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作为根本任务,抓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胡和平指出,陕西是教育大省,民办高校一直走在前列,西京学院具有研究生教育资格,又走在陕西民办高校的前列,21年来,西京人兢兢业业办学,达到今天的规模和水平不容易,这是改革开放和全体西京人努力的成果,要倍加珍惜。胡和平指出,西京学院公益性定位准确。作为对社会、对民族贡献更高的公益性属性,高等学校要把对社会发展的公益性及推进社会进步的长远积极作用摆在首位,在较高层次上对国家和地方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西京学院大手笔大投入全力打造人才“特区”

2015,给优秀的西京人点赞(下)

12月7日-8日,140名优秀博士生云集西京学院,西京学院海内外优秀博士见面会举行。据悉,2015年,学校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决定每年斥资1亿元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以大手笔,大投入的魄力引进国内“985”高校和海 外名校的优秀博士毕业生、杰出中青年学者,全面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努力实现“人才强校”战略,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我校燃煤锅炉脱硝项目通过西安市环保部门验收

12月9日下午,我校燃煤锅炉脱硝SNCR工艺改造工程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工作进行。期间,与会专家到施工现场检查了我校燃煤锅炉脱硝改造工程环境保护设施的落实和运行情况。反馈会上,与会专家听取了各相关处室的汇报,并查阅了施工图纸及施工工艺。根据监测结果和现场检查,我校燃煤锅炉脱硝项目污染物排放符合《关中地区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要求,环境保护手续齐全,提供的验收资料完整、有效,准予验收通过。此次脱硝项目工程投资300余万元,实施属于环境保护项目,项目建成后年减少NOX排放30吨左右,有利于提高校区及周边的环境质量。

我校再获陕西省“平安校园”称号

12月18日,中共陕西省委高等教育工作委员会、陕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陕西省公安厅联合下发《关于表彰2015年度陕西省“平安校园”的决定》,我校被授予陕西省“平安校园”称号,并给予通报表彰。这是我校继2008年被省高教工委、省综治办、省公安厅授予陕西省“平安校园”称号后再次获此殊荣。今年4月,省委高教工委要求已授予省级“平安校园”满5年的高校须再次提交申请复查,期间,我校高度重视复查验收工作,在全校各单位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顺利通过了11月9日省“平安校园”评估专家组按照指标体系规定标准的实地考察验收。

教育科研成果丰硕,学科竞赛成绩喜人

2015,给优秀的西京人点赞(下)

2015年,学校紧紧围绕“教学改革”这一主题,突出办学特色,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学校获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子项目5项,获批省级优秀教材1项,新增护理学、酒店管理、产品设计3个本科专业,完成了网络课程平台建设。《财务管理》课程获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会计学专业教学团队”和“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团队”获批省级教学团队;“‘突出技能,注重应用’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会计学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商务概论及实训(第二版)》评为省级优秀教材二等奖;敦建勇教授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

2015年,我校学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各类竞赛170项,其中省部级以上竞赛103项,获得国家级奖项1011项,省部级奖项697项,共计1708项。全年参赛学生人数13600余人,其中获得省部级奖项人数2508人。与2014年相比较,获奖项目数增幅4.08倍。

我校数字化校园基础硬软件平台运行

2015年,我校大力推进后勤信息化建设,形成了以“智慧校园建设”为依托,以师生需求为导向,以丰富的业务应用为支撑的后勤信息化建设格局,实现了师生便捷的校园生活与科学、智能的校园综合管理服务。8月初,我校银校合作校园一卡通项目数字化校园基础硬软件平台子项目现建设完成,并接入了OA办公系统、一卡通系统、迎新系统、公寓系统、教务系统等7个业务系统,为学校的大数据中心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软硬件保障。此外,经过近一年来的酝酿与积极推动,包括“西京学院后勤服务大厅”同时上线。12月12日,西京学院等十家单位获得“全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工作优秀单位”。

(作者:尚磊 编辑:王程林)

扫码分享

图说西京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