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网讯(文/王程林 图/聂满堂)烟雨凌波山河卷,纱翼轻抚自微醺。6月16日下午,细霏雨霏,一片朦胧,为整个西京园披上了一层神秘而清爽的纱衣,轻足漫步,带着潮湿的舒爽空气令人不禁沉醉。下午五点,第十五次校长接待日如约在茂林轩举行,这也是本学期最后一次校长接待日。
又是一年毕业季,此次接待日所有学生均是毕业班学生,校长将与他们一起共度接下来的两个多小时,听听他们谈曾经、谈现在、谈未来,也把大学时代最后的祝福送给他们。
下午五点许,校长推门而入,一边入座一边翻开手中的笔记本,同时回应大家的问好。
“又是毕业季了啊,在座的都是毕业班的学生吧?我先听听你们工作找的怎么样了?”校长说。
有的同学讲到工作单位已经签了,而有的同学则表示还在筛选,不急着签,看到大家脸上一致自信的笑,校长也会心的笑了。
“我的单位已经签好了,感觉还不错,是河北一家比较大的做建材的企业,而我是学环境艺术设计的,公司有设计部,我觉得还是比较满意的。”一位男同学说。
随后,校长详细询问了其薪酬待遇、公司发展前景、学生个人想法、未来愿景等问题。大家还就实习就业与学业之间时间安排转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校长您好,我有一个想法,我觉得是不是可以把实习的时间做一些调整,能让实习提前一些,以便很多人可以对企业进行更多的选择时间。那么相应的,实践课程就提前一些,比如大一就能接触到专业课,这样实践起来就会快很多。”一名同学讲到。
“你首先要知道,大学在学什么,实践技术是要会的,我们的目的就是就业,但不仅仅只是就业。你说的那种就像是技能教育,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两者的区别就在于这,你所说的那样早点去实践或许看起来是不错的想法,但是越往后你就会发现有很多问题不仅仅是会操作就能够满足需要的。”校长说。
一名设计专业的男同学讲到:“校长您好,我发现现在有些企业用的设计软件和我们学的不同,有些软件学校实验室的电脑上没有,希望学校能完善一下,最好在每台电脑上都能装上所有用得上的软件。”
“我们已经做过了解了,这次一次性淘汰了5000多台电脑,全部换成新的,然后将这些电脑进行划分,在不同实验区装上相对应的软件。但是每台机子都把你们能用到的所有软件都装上是不现实的,因为即使电脑配置比较强大,把所有软件都装上也不可能同时用,还会降低电脑的运行速率,造成资源浪费。”校长说。
“校长您好,我也谈谈吧。我之前实习的时候有找到一份工作,是国企的,但是后来我发现我对这个岗位的兴趣不大,我想要自己做点事情,就是创业,所以我辞职了。”一名男生讲到。
“国企可不是所有人都进得去的,你就辞职了?那现在创业怎么样了?”校长问到。
“我创业的场地、办公室之类的已经准备好,各种手续也马上就批下来了。我主要做的是针对大学生的一个服务平台,包括点餐服务、交流平台等,这个平台的亮点在于能够让各个不同学校的学生进行交流,互相了解彼此学校,使所有学校之间的学生能够互通,也能加强学校的宣传和资源的利用。”
来自博雅社区的曹同学希望能把实习提前,毕业设计推后,在这两者之间空出一段较长的时间段,可以使学生有足够的实习机会和实习作品,这样有利于将实习经验运用到毕业设计中来,也能提升毕业设计的质量。
在座的教务处副处长王登武讲到:“我们每一个专业和每一门课程都是有它一定的体系和规划的,比如先学什么、后学什么、什么和什么同时学之类的,都有相对固定的体系,你的想法有你所认为的独到之处,学校也时时刻刻在关注这些问题,不断进行资源优化、课程改革、教学改革。今年是学校的教学改革年,就是在很多方面进一步探索,找出更加适合学生的教育方式。关于课程设置和实习的安排,这些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你说的我们会作为参考的一条因素,继续探索,继续努力。”
随后,大家还就毕业留言、创业政策、就业择业等问题做了一一探讨和交流。
这个毕业季的最后一次校长接待日,大家似乎都有说不完的话,字里行间更难以抑制流露出的不舍。在座的毕业生们都如即将远行的游子将要辞别母亲般,纷纷留下对母校、对校长的祝福。校长也代表学校给这群即将离家的孩子们送上祝福,同时祝贺他们毕业,整个会场洋溢着浓浓的不舍和感动。
与大家共进晚餐后,校长一一赠与大家纪念品,并分别与每位学生合影留念。镁光灯闪烁的背后,这一份份感动也随之凝结,成为如窗外依旧飘洒的烟雨般,落在这片厚重的土地,虽拿捏不住,却永远不会淡去。
主管学生工作的副校长马成胜及大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副主任王培涛全程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