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我和芳姐有个约会

更新日期:2015年05月20日 00:00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编辑:


中国教育报:我和芳姐有个约会

文/尚 磊 耿艳红

本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5-05/20/node_5.htm

编者按:2013年10月起,在校长任芳的提议下,我校实行新的“校长接待日”制度。除寒暑假外,每月一次,从未间断,至今已经举行了13次。13次的校长接待日,每一次都是汇集了各个部门人员的高效率的碰头会,13次的校长接待日雷打不动在我校已成新常态,其解决的不仅仅是160个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也承载了学校领导班子肩负育人大任的桩桩承诺、耿耿誓言。5月20日,《中国教育报》以“我和芳姐有个约会”全文报道了我校校长接待日,现全文刊登如下:

任芳, 博士,副教授,现任西京学院院长,全国青联十一届常委会常委、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作为西部仅有的一所具有研究生教育资格的民办普通高校,任芳自担任学校领导以来,始终坚持以创办“有使命、有远见、有智慧的大学”为己任,开拓进取,勤勉敬业,团结和带领广大教职员工为民办教育事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做贡献。

中国教育报:我和芳姐有个约会

这是一个暮春雨霁后的下午,沐浴着唯美而又柔和的阳光,小草吐出了嫩芽,看着分外舒适。美丽的西京园里层楼叠榭,山青水绿,整个校园明净清澈如水般的意蕴飘逸,构成一幅美妙和谐的画卷。此时,学校的茂林轩餐厅正在如约等候一位老朋友——校长任芳。不论再忙,每个月任芳都会抽出半天时间与学子们亲密接触,当天下午,适逢第十三个校长接待日。

一个春风沉醉的下午:我和你们拉拉心里话儿

“‘芳姐’来了!”几个眼尖的同学兴奋地说道。刚刚从一个重要的会议现场离开,步履匆匆的任芳快步走进茂林轩,面对同学们的热情欢迎,她没有过多的解释,向同学们表达歉意:“不好意思,有个会议耽误了,有点来晚了。”说罢便招呼同学们入座。而桌子上早已摆满了水果、干果、茶点。

“这些干果、水果都是为你们准备的,来……大家快吃,有任何问题都可以跟我说,对学校的教学、管理、生活方方面面都可以说,大家畅所欲言,不要拘束。”任芳把干果、水果推到同学们面前,热情而亲切地招呼着。此时的任芳,既是校长,又是情报收集员,更是学生的贴心人。

宿舍没有热水,校长急学生之所急。

“芳姐,虽然我是大一的学生,但是我知道这个校长接待日,大家都叫您‘芳姐’,也知道您会为我们解决遇到的问题。”来自南洋社区的一名女孩显然对这些并不陌生。迎着任芳亲切柔和、含着鼓励的目光,她接着说:“我想反映的问题是我们17号、18号宿舍楼最近常打不到热水,以前是每层楼都有热水的,但这学期就只有一、三、五楼有,不知道为什么?我们都希望能像之前那样每层楼都可以打热水。”

“我们设计的公寓就是每层都可以打到热水的,我现在就问问相关部门。”说完,任芳拿起电话:“17、18号公寓楼供水出问题了吗?为什么每层都应该有热水现在却只有一半?”问清楚原因后,任芳责令相关部门两天之内拿出解决方案,要求一周之内恢复供热水。

中国教育报:我和芳姐有个约会

要开哪些讲座,快让学生知道。

反映了生活上遇到的小麻烦后,接下来的几个问题则展示出西京学子好学的一面,大家接连提了几条与学习相关的问题。

来自茂林社区的杨同学说:“芳姐您好!我想说的问题是学校能不能多开展一些专题知识讲座,尤其是考各类技能证书或者比赛之类的讲座。”

个性爽利的任芳立即询问在座的教务处副处长王登武:“每学期我们不是都请很多教学名师到学校开展各类讲座吗?学生为什么不知道?”

“我们每学期有各类名师讲座不下一百场,学工部门收集整理后按照时间顺序制作喷绘张贴在10号公寓楼前的宣传栏里,并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微博、QQ群等多种方式向全校师生公布讲座开办时间、地点、主讲人及讲座主题等,方便全校师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及兴趣爱好有选择的聆听讲座。”王登武回应道。

“同学们没有养成浏览学校官网的习惯,微信也不是每个人都在用,我觉得应该在学校图书馆的电子屏幕上打出公告,简要介绍主讲老师和讲座内容,这样大家就更愿意去听了。”杨同学吐露道。

任芳随后责成大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拿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案,要求在最短时间内予以解决。

中国教育报:我和芳姐有个约会

搞不懂教学楼,我们来场设计比赛怎么样?

茶香袅袅,水果飘香,温馨的氛围使大家很放松,问题也一个接一个,这些问题都是新问题,因为以往学生们反映的问题都已经迅速被任芳校长直接或间接地解决了。

“我想谈谈我对三号教学楼的感受”,一名女生吐槽道:“三号教学楼有很多入口,进去之后前后左右几乎都一模一样,像是个迷宫,我在里边上了一学期课都没有完全认识路,往往不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有时候想找某一个教室或者是老师办公室都要转好大的圈子才能找到,所以我想能不能采取一些措施,能够让大家在里边容易找到目的地”。在座的几名同学也纷纷表示遇到过同样的问题。

任芳详细地用笔记下,并就这个问题与大家探讨起来。有的同学说可以设计一款手机软件,做出三号教学楼的三维立体图形,这样大家就可以很方便地知道自己所在的位置和想要去的地方;有的同学则说不用那么麻烦,在各个入口和走廊多设置一些指向标识,标清楚就可以了。

讨论结束后,任芳面带笑容说:“你们的想法都很好,都能解决问题,我也想了一下,可以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项目向全校学生广泛征集,进行一项小比赛,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请同学们进行投票,谁的方案最能得到大家认可,就采用谁的方法,学校也会拿出相应的奖励作为激励。这样不仅解决了问题,也能让大家把所学的东西转化为实际应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你们觉得如何?”“好!”同学们立刻对这一智慧的提议报以热烈的掌声。

中国教育报:我和芳姐有个约会

学校支持学生社团开展有意义的社团文化

“校长,您好。我在去年成立了汉服社,想通过一些活动来使其壮大,希望校长能支持并给一些建议。”来自护理系的王同学说。

校长说,学校支持学生社团开展有意义的社团文化活动,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同时,她表示,汉服是东方服饰文化的典型代表,展示了中华民族含蓄、内敛、儒雅、秀美的气质,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文化重新又得到世界的关注与重视。希望同学们在发展传统文化中,能将本土的优秀文化品质、价值观念、人文关怀等融入其中,培养自己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从而实现从有知识和技术的人向有文化的社会人的深刻转变。她希望同学们能组织形式多样的汉服及传统文化活动,引导周围学生思辨仁义礼智,提升文化内涵和道德素质,彰显个性,增加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热爱,使传统文化成为展示自我,启发心智,洗涤心灵,建立友情的平台,为大学时代留下美好的记忆。

中国教育报:我和芳姐有个约会

这样的校长姐姐“棒棒哒”

学生说得仔细,校长听得认真。针对学生建议学校关心安保、宿管、清洁工等后勤人员的想法,校长当即要求主管学生的副校长和团委负责人,下学期在学校尝试开展“我和后勤换天班”主题活动,并力争使这项活动成为一种惯例,形成一种他人为我服务、我感恩他人的局面,拓宽“感恩父母、感谢老师”的范围,将其升华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块文化品牌,从精神、行为层面上对广大师生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促进学生成为道德高尚、追求真理、不断创新、全面发展的公民。

随后,大家还就公选课增加小语种、学业导师、公选课时间安排、实习就业等问题与任芳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18:30,任芳校长安排餐厅人员送来晚餐。她与大家一起边吃边聊,其间充满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就像一家人。快离开时,任芳与大家合影留念并向同学们赠送了纪念品。带着满满的收获与“芳姐”分别,同学们仍感到意犹未尽。

走出门的那一瞬间,来自新闻传媒系的展同学欣慰地说,这是他第一次与校领导面对面地交谈,校长亲切的答复让他感到内心很踏实,而且温暖,这种感觉比平时开班会都轻松。校长的亲切随和,使大家在沟通中不觉得拘谨,那种敞开心扉的感觉,突然让你有一种与学校更近了,更爱学校了,内心也更踏实了的感觉。

校长接待日也令魏同学感受深刻:“没想到无论什么问题任芳校长都能接受,并立刻着手解决。真的是每个问题都力争搞定,这种干脆利落、凡事替我们学生考虑的作风令人折服,我们为拥有这样一位非常务实的好校长而自豪。”

中国教育报:我和芳姐有个约会

就是要把“三个一切”坚持到底

这只是最近的一次校长接待日的真实记录,尽管自2013年9月起西京学院实行新的“校长接待日”以来,每次学生反映的问题都大同小异,但这样的校长接待日任芳从未间断。13次的校长接待日,每一次都是汇集了各个部门人员的高效率的碰头会,13次的校长接待日,解决的不仅仅是160个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小问题,也承载了西京学院领导班子肩负育人大任的桩桩承诺、耿耿誓言。13次的校长接待日雷打不动在西京学院已成新常态,13次的校长接待日又以各自不同的特色内涵,共同开启着以人为本的新的育人之路。有多少人会将这样的事情做得如此实在,如此细腻,如此透彻,如此坚持。

任芳坦言,每次与学生们零距离沟通后,她都感到自己的肩上沉甸甸的,她说,学生利益无小事,心无学生莫为师。经常与同学们在一起,不仅能了解到一线的最新情况,自己也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获得灵感,心态也变得年轻起来……我们设立接待日,并通过电脑随机抽取,就是想听听学生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解决同学们心中存在的困惑,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便完善体制,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做好事难,长期把一件好事坚持下去更难。在西京,只要是学生的事,就是大事,因为“三个一切”——“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早已成为每个西京人的使命。从一丝不苟、步履生风、果敢决断的校长,到与学生亲切话家常、将温暖和力量传递给学生的温情“芳姐”,任芳的角色转换总是那么自然。或许在她心里,这两者本就没有区别,早就合二为一了。她知道,没有长久的与学生无障碍的沟通,雷厉风行地解决各种问题,就不会赢得学生的信赖与爱戴,就不会有这么多学生亲切地唤她为“芳姐”,学校也就不会得到如此长足迅猛的发展。

在任芳看来,打造一个美丽的西京园容易,但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成为三万名西京学子值得信赖的贴心人、掌门人,却不容易,只有实实在在地“做”,把目光放长远,西京学院这艘超级旗舰才能驶向更远的地方。

中国教育报:我和芳姐有个约会

(作者:佚名 编辑:尚磊)

上一篇:我校召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动员大会

下一篇:2015届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英语 计算机考试进行

扫码分享

图说西京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