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政协委员、西京学院院长任芳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经历着深刻而全面的转型,经济社会的发展急需大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在高等教育中,高职专科毕业生招生计划虽逐年有所提高,但每年仍有85%的高职应届专科毕业生和大量的往届专科毕业生得不到提升。对此,全国政协委员、西京学院院长任芳认为,需尽快理顺普通专升本针对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学历提升的渠道,形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贯通机制,更好地体现教育公平公正的诉求和需要。
建立起与企业深度融合的人才联合培养机制
任芳委员认为,目前高职专科毕业生学历提升的主要途径有:普通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段、网络教育等四种。其中普通专升本是专为高职应届毕业生提供的一种学历提升渠道。
每年招生计划控制在高职应届毕业生数量的5%至15%,省属各本科院校(含民办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均可实施普通专升本招生,招生计划大部分控制在当年高职应届毕业生总量的较少部分。
“但是我们要清楚的看到,招生计划虽逐年提高,每年却仍有85%的高职应届专科毕业生和大量的往届专科毕业生不能得到提升。他们只能通过成人高考专升本、自学考试、网络教育三种途径来达到专升本的目的,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不足:培养目标不适应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任芳直言道。
任芳委员说,以西安为例,西安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方案显示:到2015年西安每100个从业人员中就有55个从事服务业。“到今年形成的服务业旅游文化、现代物流、科技软件、金融服务等九大领域对服务业的贡献将达到85%。当下,服务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她建议,要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进一步实施并完善新世纪人才工程,确立我国由人才大国迈向人才强国的政策引导。
“我们需要建立起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的联合培养机制,支持用人单位为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提供条件,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她说。

引导与产业类型保持良好互动 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任芳委员认为,目前需要加强对应用型知识的研究,引导与产业类型保持良好互动关系,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大学,更好的理顺普通专升本针对高职专科部分应届毕业生进行招生的限制,努力使有意愿提升学历的毕业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政策扶持。
“积极引导愿意提升学历层次的应往届高职专科毕业生在符合条件的基础上得到提升。”任芳说。
任芳建议,高校应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和高校办出特色,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保证应用科技大学重视技术应用中的研发,致力于促进知识转化与循环。
“可通过需求驱动的应用研究项目,把技术创新融入专业实践教学中,达到学生知识获取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深度融合,并注重与中小企业合作进行产品研发或技术更新。”
她还建议,大学要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和科研平台,帮助企业解决技术升级课题,缩短科研成果转化周期,企业向学校提供科研资金,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样可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在政策上,任芳建议,政府需要更好的发挥其中的引导作用,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加快人力资源和教育领域相配置的改革进程。“对高等教育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当务之急,我们应当充分的认识在新形势下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意义。”任芳委员说道。(陕西传媒网特派北京记者 余诚忠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