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教师参加第三届全国教育舆情分析与品牌支持研讨会

更新日期:2014年05月19日 信息来源:高教研究所 作者: 编辑:


西京网讯:5月15-16日,以“大数据时代的教育舆情信息分析与技术应用” 为主题的第三届全国教育舆情分析与品牌支持研讨会于在北京隆重开幕,我校高教研究所蔡康健老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此次研讨会是在两届全国教育舆情分析与品牌建设高峰论坛所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由北京民教信息科学研究院等主办、人民政协报教育周刊、新浪网教育频道、全国工商联民办教育出资者商会等支持召开的,旨在将教育的特色化发展从漫天遍地的舆情束缚中解放出来。教育界专家学者、政府官员、教育投资人、校长、资深教育媒体人、舆情技术专家等136人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教育舆情如何助力学校特色发展而最终成就学校品牌,共商新形势下舆论引导和管理中的新问题、新思路。重点引导学校在办学特色、舆情监控、信息交流、品牌塑造等方面的创新。

舆情本身具有草根性、交互性、难控性、扩散性,如何在由大众媒体和公众自我所共同构建的“假环境”中通过“大海捞针”而实现去伪存真,纠正认识的偏差,铸造并稳固学校特色,这就需要教育舆情的精准引导。通过梳理良莠不齐的教育舆情,运用科学的流程数据分析,使学校摆脱无关舆情的泥潭,而与代表学校特色的“刻板印象”类舆情相捆绑,以“滚雪球”效应致力于学校特色的铸造与发展。

在我国教育行业生源紧缩和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办学主体符合时代要求的特色化、品牌化建设也越来越成为关系到学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机构需要更为专业系统的品牌建设理念和支持。在新媒体时代,积极倾听民声,传播办学特色,成为牵系全国和每一个区域教育发展、每一所学校生死存亡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教育行业的竞争也逐步转入深层次的学校软实力——特色与品牌的竞争。同时,现代传播技术飞速发展,面对“信息爆炸”的挑战,教育,不可避免地成为舆论的聚焦之地。学校如何冲破新媒体时代下纷繁复杂的舆情浪潮,摆脱冗余信息干扰,从而游刃有余地塑造自己的品牌特色,将是教育发展新阶段的题中之义。会上提出的“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给学校在社会需求和个体诉求的双轮驱动下,打破“千校一面”的格局提供了发展机遇。但创建特色学校的实质是获得社会民众对其特色的认同,因为她的形成、发展、变化、衰落都是在与外界的比照中显示出来的,尤其是社会变革节奏的加快,学校如果不及时有效地与外界进行信息与能量的交换,就很难保持其特色的生机与活力,也将会在时代浪潮的冲刷下淘汰解体,这势必引起学校管理被汹涌来袭的舆情所淹没。

(作者:佚名 编辑:王程林)

上一篇:学生在第六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中获佳绩

下一篇:第二届模拟招聘大赛举行

图说西京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