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过得去”变“过得硬”:组织部积极探索党员发展模式

更新日期:2013年11月26日 00:00 信息来源:党委组织部 作者: 编辑:


西京网讯:针对以往党员发展表决中的“面子举手”问题,组织部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多次组织人员讨论研究,积极探索和实践,在推荐优秀学生为入党积极分子时采用民主评议制度。极大推进了党内政治民主和文明,使发展的新党员由“过得去”变为“过得硬”,同时保证了党员教育的连贯性与持续性,做到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

夯实群众基础,民主评议制采纳最大范围群众意见。学校党委要求各分党委、党总支在推荐优秀团员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为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的过程当中,均采用民主评议制度。征求相关同学的意见以及辅导员、任课老师意见。该方式获得了大家的支持与赞同,师生们普遍反映,通过该项制度的实施,真正听取了各个层面对发展对象的意见和建议,以此发展的对象也的确是群众基础扎实,综合素质突出。

通过民主评议制度的实施,学校各分党委、党总支的党员发展有了更为切实的依据,听取了更为广泛的群众意见,也有了更为标准化的参照体系,使发展对象尊重群众意愿、为群众服务的意识得到加强。

解决“面子举手”问题,公示制表达真实意愿、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各分党委、党总支在各系、部、院范围内推广“公示制”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发展、转正最终的表决方式之后,才从根本意义上解决了"面子举手"表决所带来的弊端,公示制实实在在地体现了全校上下对于发展对象的真实看法,表达了大家的真实意愿。同时,公示制的实施也使得党员的发展表决更为严肃化、公正化,进一步发扬了党内民主,保障了党员、群众行使民主权利。同时,端正了大家对于党员发展的态度,增强了党员的责任感,使每个党员都肩负保证党员发展质量的责任,促使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严格要求自己,提高素质素养。

实行公示制后,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入党积极分子的能力素质,道德品质等必须要赢得多数党员真正认可才能通过,这使入党积极分子感到了无形的压力,促使了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加强党性锻炼、积极接受党组织教育和考验,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突出党员先进性,民主测评推动党员学习工作常抓不懈。有了民主评议制度和公示制这两大“抓手”,我校的党员发展工作出现从未有过的良好态势。校党委又将目光瞄准了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革命性地提出了民主测评与公示制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党员教育长效机制落实到实处。 通过公示制发展的预备党员在转正期间,学校党委通过形势政策学习会、党课、撰写心得报告、听取优秀党员经验介绍等多种形式的培养活动,对全体党员进行权利、责任、义务教育和党建知识教育,引导党员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增强责任意识和把关意识,督促老党员提高党性认识、明确肩负责任、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确保新发展党员的质量。转正时,由支委会对转正人进行民主测评,将其在各测评项中的表现进行量化通报,最终产生结果,进行公示后,无异议,方能转正。

我校采用民主评议制度、公示制和民主测评制度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党员发展措施,适应时代的要求,效果喜人。在该体制下发展的学生党员无一人出现违纪违规现象,学校的主要学生干部中有60%是党员;在各项校内外学生竞赛当中,学生党员发挥着从活动组织当参加比赛的各个层面的“排头兵”作用。

在校党委的带领下,发挥评议公示体制的优势力量,各分党委、党总支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大大增强,一个个党员如同一面面鲜红的旗帜,引领着全校师生为实现更高目标而勤奋学习、工作。

(作者:黄静 编辑:尚磊)

扫码分享

图说西京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