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书:教育的工作是一项全人格参与的过程

更新日期:2013年07月19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 编辑:


王佐书:教育工作是全人格参与的过程

西京网讯(记者尚磊摄影瞿学博)7月1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王佐书来我校调研,并为我校教师作了题为《建设高水平民办大学》的报告。

校长任芳对王会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王佐书对我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认为,我校办学方向科学明确,专注教育事业,在学校内涵建设和就业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他希望我校拿出更好的经验,更好的示范作用来带动民办教育的发展。

王佐书以宏观的视野,立足全国面向未来的高度,纵论我国民办教育和当前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在谈到对民办教育的定位时,他说,民办教育是利用民间的资金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国家培养人才。民办教育为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做出的很大的贡献,在为国家培养了各级各类人才同时,节约了大量的资金,积攒了一大批优质的教育资源,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并且推动了文化交流。

王佐书:教育工作是全人格参与的过程

王佐书认为,教育方针是国家对教育的总政策、总要求、总指挥,也是评价学校的一个宏观的标准。教育方针,不但是对学生,也是对教师和学校的要求。教学只是教育中的一部分,教育的范围远远超过教学的范围。在存在决定意识的前提下,“就业、***、考分”这六个字锁住了基础教育,如何解开这把锁?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人?学校要做些什么?需要全社会思考。在大学阶段,学校在把育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同时,应致力于塑造学生美好品德,贯彻好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青年。

王佐书指出,校园文化是一个文化,是一种氛围,是一种气氛,因此学校培养学生也好,培养老师也好,不但要遵循基本的教育规律,还要遵循经济规律。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是人才、器材、教材和校园文化的有机结合,必须把教书和育人的结合起来,培育有内涵的校园文化。此外,对学校评价要通过关注定位、目标、特色,就业率、就专率、就高率、就创率和适应率等进行科学的认识;评价教师时,可采取即时评价、延时评价和体积评价等多种方法,全面考察教师的教学效果,激励教师刻苦钻研、努力创新教学方法。

王佐书说,任何一个人的工作都是全人格参与的过程,用人格影响人格,用人格教育人格,用人格培养人格,人格需要人格的教育,感情需要感情的投入,智慧需要智慧的启迪。应当培养学生的全人格,因为学生利用全人格在社会上竞争。教师的人格特征,全人格特征在在影响着培养学生的质量。就是要评价教师的全人格,思想品德,和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教师的人格特征在教育学心理学上有三方面 一是教师赋予热情和同情心,二是教师赋予激励想象的倾向性,三是教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这不光要看到教师的教学技能,还要看其他方面。

(作者:佚名 编辑:尚磊)

图说西京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