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网讯(记者郭峰)近日,根据省教育厅《关于评选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陕教保〔2012〕21号)精神,经各单位申报、专家组评审、网上公示后,各市(区)教育局,高等院校,厅属有关单位共计百余所单位参加评选,29个单位获此殊荣,我校作为陕西唯一一所民办高校首次荣获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信息化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和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其建设水平的高低切实反应了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近年来,我校始终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促进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战略选择。学校精心组织、扎实工作、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软硬件建设步伐,努力提高师生信息素养,提高信息技术在学校教育和管理中的应用水平,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和资源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12年,我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学校将以此为契机,重点以试点项目为切入点,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真正使信息技术教育、管理和应用全方位地渗透到全院师生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去,实现信息技术校园的信息化。学校多举措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一、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运行的体制,规范提高信息化机制创新
学校网络中心成立于2002年3月,负责全面推进学校信息化持续建设、运行与服务的支撑单位,是全校互联网基础资源的运行管理部门,全面负责学校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开发及维护。为推进我校信息化建设,学校先后于2008年8月成立信息处,着力解决信息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009年成立数字化校园工作组,着手建立校园一卡通应用平台,全院师生实行一卡通,方便了全校师生,提升了管理和服务水平;2012年6月,为切实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的深入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组建成立网络信息处,由执行校长直接领导,配备14名专职工作人员,有力地推动了校园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在规范和提高信息化机制方面,学校加强信息化建设督查,整体提升应用水平。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切实提升教育信息化信息平台建设
学校从2002--2006年主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从2006年才真正开始进行应用建设,学校自身投入大量资金,以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管理,加快了应用建设的步伐,各种管理系统逐渐上线。为了提升我校教学信息化应用水平,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上线我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精品课程资源平台、多媒体资源平台、网上课堂平台)建立科学的网络注册学习过程考核评价体系,教务管理系统、教学信息网、银符试题资源库、高等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平台。
学校2012年5月初到9月底开始对1、2号教学楼教室进行功能改造,进一步提高教室的标准化水平。改造后的教室功能先进、设施优良,可运用数字化的现代工具进行互动式教学和实现实时课堂教学监控。教室内增加55寸led电视、更换全部课桌椅,拟引入指纹考勤机和课堂实时监控系统,并接入互联网络,所有照明均全面采用节能设备,更新多媒体设备。此外,共投入8000万改造新建设的标准化教室,同时实现了标准化考场要求,截至2012年9月,学校网络信息化部门资产高达3000万,学校投入260万装修改造后的2200平方网络中央机房即将投入使用,实现了机房智能化、数字化、现代化教育教学环境。
三、着力建设三大平台工程,全面实现教育信息化资源整合、共享
为了有一个良好的基础,要求统一规划部署,搞好顶层设计,加强宏观控制,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按步骤按时期来实施各个具体项目,使信息化建设逐步落实完善。
数据中心平台建设 我校原正方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中教务管理系统数据进行迁移,建立独立的数据中心平台,并拟定了详细具体系统剥离、数据移植方案,具体做法:一是明确数据中心平台组成。主要由数据中心平台管理工具、两台小型机数据库服务器、存储设备等组成。二是数据中心平台软件。软件主要作用是系统维护、数据交换配置、数据交换(数据抽取、同步、订阅)、数据中心数据综合查询、统计、分析、报表等功能,与其他业务系统协同工作,起到了中间件的作用。目前该系统已购置,需要重新部署。三是小型机或一体机使用。从信息化的专业性、前瞻性、安全性、可扩张性角度考虑,小型机或一体机是数据中心数据库服务器的最佳选择。
公共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建设 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就是对公共信息服务和管理的高度集中,构建为办公、教学、科研及全院师生提供办事指南、信息检索、信息查询、信息资源、信息咨询、公共服务等公共技术支持系统。通过公共服务管理平台,进一步提高各类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促进资源共享和集中,推动校园信息化建设和使用。具体主要做法:
一是搭建一个通用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并具备统一的用户使用方法、统一的用户认证方式、统一的数据管理、安全的数据接口、便捷的系统搭建方法、统一灵活接口调用功能。二是系统设计,公共信息服务和管理平台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为保障系统能够提供不间断服务和数据的安全性,主要配置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光纤存储设备、负载均衡器、接口服务器,以适应复杂系统的应用需要。三是进度安排与控制,采用任务具体,责任明显的分工方案;采用负担均衡,齐头并进,奖励高效的奖励措施;采用周计划,周总结,周会议评定控制方式;采用技术管理和杂务管理基本分离的管理机制。
教学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建设 建设一个集数字化管理体系和高度共享教学资源有机统一的教学信息服务管理平台,各种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工作有序开展,精品课程制作系统和网络教学平台运行良好,教学资源建设初步形成规模。具体做法:
一是整合各类资源实现统一管理。在统一的管理平台和规范的数据接口下,将学校的各类管理信息系统与各类资源系统有机集成,实现学校各类资源的统一规划与管理。二是充实资源共享库,充分利用资源共享。积极开展各类资源建设,应用各种虚拟现实技术,以充实的学习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并连接中央级共享资源平台,在该平台下有效使用共享资源,并为中央级共享资源库提供资源。三是购置学校精品课程管理系统以及其他系统高性能服务器,满足学校教学资源建设需要,并为社会提供我院丰富的教学资源。
四、以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为契机,使信息技术服务教育教学工作
学校通过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建设为契机,完善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基础设施,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服务。一是积极开展试点项目,扩展各类资源建设,应用各种虚拟现实技术,以充实的学习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二是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手段,超前部署信息技术教育设备。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现代化教学方式,代表着未来教育界的方向,是集图像、声音、文字于一体,通过生动形象、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不再是学习的机器,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三是让信息技术很好的服务于课堂教学。任何先进的技术都不可能自动地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最终实现课堂教学信息化根本性突破的是教师,是信息技术与教学艺术的完美结合。
执行校长任芳表示,今后,学校将更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切实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推进学校资源网络建设,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学校管理的融合研究,提高学校信息化数字管理水平,为我省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本文参考网址链接:陕西省教育厅关于表彰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http://www.snedu.gov.cn/news/jiaoyutingwenjian/201301/18/6014.html
西京学院强基固本加快步伐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
http://www.snedu.gov.cn/jynews/rdjj/201301/21/32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