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京网讯(记者尚磊)5月19日上午,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成立六十周年庆祝大会暨学术年会在西京学院召开。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彦敏发来致辞。陕西省科协党组书记牟怀岐、陕西省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白晓光、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王润孝、学会常务理事及西京学院领导出席大会并发言。期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特别顾问朱森第作了《把握发展方向,加快转型升级》的报告,《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大事记》(1952-2012年)首发仪式同时举行。

西京学院执行院长院长任芳向学会成立6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任芳说,60年来,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在一批批见识深远、求实探索、敢于担当、敢于挑大梁的机械工程大师的带动下,使陕西机械工程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学会成立60周年庆典在西京学院举行,进一步坚定了学校走工科发展道路的决心。同时她表示,作为西部地区首所获得研究生教育资格民办普通高校,学校将继续在机械领域和控制领域加大投入 ,深化校企合作,加大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构建适应“工学结合、产学结合”的教学体系,不断提高高级应用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
张彦敏在致辞中指出,60年来,我国机械工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制造业生产总值成为世界第一,我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但我国机械工业尚未完全摆脱粗放型、外延性发展倾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技术和产品少,在一些高端产品领域未能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还不是“制造强国”。未来10-20年是我国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时期。今后五年,是我国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的关键阶段,在全球制造产业新的调整发展进程中,既面临其他新兴发展中国家的低中端竞争,又面临美国等发达国家重振先进制造业的压力。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团结机械工程领域的科技工作者,继承传统,勇于开拓,求真务实,团结合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努力实现学会创新、和谐、务实和持续发展,为实现我国机械工业新的历史性跨越、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伟大转变勇挑重担,建功立业。
张彦敏对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提出五点希望,一、按科协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以提升能力为主线,切实增强学术交流质量和实效;二、积极促进自主创新,不断提升决策咨询的质量和水平;三、突出地方学会服务企业和区域经济这一重点,积极主动承担社会服务职能和政府转移职能;四、与会员联系更加紧密,不断创新服务会员方式和内容;五、不断增强学会自身能力,更加充分发挥学会各级组织、理事、会员作用,努力增强学会的学术影响力、会员凝聚力、社会公信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努力把学会打造成学术水平高、服务成效显著、社会信誉好、发展能力强、内部管理规范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科技社团。

当日,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兼物流工程分会理事长曹巨江、可靠性分会荣誉副理事长任志久、焊接分会理事长刘金合、机械设计分会理事长刘更、数控自动化分会常务理事石毅、风能动力分会副秘书长张胜利分别作了《现代技术集成的物流工程发展》、《产品可靠性博弈浅谈》、《激光在焊接领域的应用与进展》、《面向产品研发过程的协同设计体系研究》、《开放式CAD/CAPP/CAM/CNC软硬件集成体系在敏捷制造中的发展趋势》、《风力机空气动力学及CFD技术的应用》等学术报告。
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成立于1952年,是由以机械工程师为主体的科技工作者和在机械工程及其他相关领域从事科研、设计、制造、教学及管理等工作的单位、团体自愿结成,是陕西省科协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地方学会。接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业务指导,组织本省范围内的学会活动,是全省非营利性社团。







(摄影郝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