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16日至18日,我院在临潼工人疗养院召开了“西京学院2006年高职教改工作会”。院长任万钧、副院长任芳、唐娣芬、武素珍,教务处、各机关、一部八系四院负责人及分管教学的主任,各教研室主任、优秀辅导员代表一百四十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院长武素珍主持。
会上,任院长做了动员讲话,他在讲话中对这次研讨会的意义和目的做了明确指示。他说,提高教学质量是我院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要,是一项要做许多艰苦细致的工作大工程。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是关系到学院生存发展的深层问题。此次会议是我院,完成升本后迎接“两个评估”前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希望与会人员针对教务处拿出的教改方案和有关“加强学籍管理、严肃考风考纪、教考分离、因材施教”的十个文件进行认真讨论并提出合理建议。
他强调,要把教学改革和因材施教结合起来,教务处关于教学改革的方案是抛砖引玉并没有成型,希望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拿出成熟的方案供参照执行,以解决目前在部分学生中存在的学习目的不太明确、学习缺少动力的问题。他要求,辅导员和专职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专职教师要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责任心,改进教学方法,以良好的教风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随后副院长武素珍对教务处提出的教改工作方案(讨论稿)的主要内容向大会做了汇报并提交大会讨论。
在为期三天的教改工作会议中,与会通过集中听取汇报,分组讨论,个别研究等多种方式,就如何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落实并加大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坚持教考分离原则,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改革学生成绩考核办法,严格学籍管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等11个具体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
与会认为,在2006级新生中要进一步革新入学教育的方式和内容,尤其是加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识,以减少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具体措施有公布专业教学计划,请专家就教学计划对学生进行讲解,使之明确课程和所学专业与将来所从事职业之间的关系;将就业指导课贯穿于三年学习过程中,应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初步规划;在2006级教学计划中将实践环节落到实处,做到有时间安排、有内容要求、有考核办法;将2006级各专业核心技能证的取证培训列入教学计划;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加强校内取证力度。要迅速解决教学内容不统一的问题,全面修订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为教考分离做好准备。
与会在谈到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学生成绩考核、严格学籍管理等方面问题时,与会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对教师教学工作进行量化考核,并加大对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由原来的20%增加到30%--40%,(平时成绩由期中考试+小测验+作业+实验成绩构成),引导学生加强平时学习,进一步改进课堂纪律。同时与会提出,对《学生手册》中学籍管理办法的具体问题进行讨论或修改,做到具有可操作性。
会上教务处就实施因材施教等为题作了详细介绍和研讨。制定并通过了西京学院高职生特长及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分奖励办法,西京学院高职生技能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等级证书课程置换方案等八个方案和十个文件。
在为期三天的讨论中,与会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达成了共识。与会认为,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学籍管理、严肃考风考纪,开展因材施教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我院核心竞争力,树立良好教风、学风的重要措施;必须加强学籍管理,加强学风建设,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营造严谨踏实、奋发向上的学习氛围;严肃考风考纪,要高强度快速推进。在严肃考风考纪过程中必须坚持教考分离原则,才可以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达到学风好转的目的,将不及格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保证学校的稳定;必须要把教学改革和因材施教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当中应把握学生的特点进行分层次教学,坚持基础理论以够用为原则,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对基础理论课较差的学生,以技能证置换的方式,使学生拥有一技之长,学有所用;对考试不合格又确有特长的学生,用其特长分弥补,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发展的空间。这样既符合高职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也保证了学生的合格率。
此次大会,为我校提高教学质量、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有用之材打下了基础,标志着我校由扩大规模型向注重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的育人型阶段的转变,学校的发展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教改大会现场

三位院领导:任万钧院长、任芳副院长、武素珍副院长

认真记录的参会代表们1

任万钧院长发表重要讲话

任芳副院长在认真阅读教改方案

认真记录的参会代表们2

参会代表发言1

参会代表发言2

分组讨论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