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学院:写好新时代的“奋进之笔”

更新日期:2019年06月26日 信息来源:本站 作者:袁创 编辑:尚磊


 

遍地蕙兰思化雨,满园桃李谢春风。西京学院在仲夏的“互相珍重”中送别了七千余名优秀毕业生。今年适逢西京学院建校25周年。25载春华秋实,25载砥砺奋进。25年来,西京学院牢记使命,脚踏实地,成为具有研究生教育资格的普通高校,引领中国民办教育阔步向前。

学校占地1749亩,现有在校生2.3万余名。开设15个教学院系,7个书院,5个硕士专业,34个本科专业,14个高职(专科)专业18个方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医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是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陕西省“一流学院”、陕西省“文明校园”。

二十五年来,十余万余名优秀毕业生从这里走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一大批西京学子成为各行各业的行家里手、中流砥柱。

西京学院校长任芳说:“我们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艰苦奋斗25载,为国办学,始终追求卓越。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我们追求教育的价值,为每一名学生成长成才,用心地教。在这一片纯净的土地上,培养的每一位毕业生,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我们立德树人,因为我们深以理解,今日的教育即是未来的文明。我们只争朝夕,诚实,脚踏实地做学问;我们也建百年基业,与世界同步前行。未来的西京大学,止于至善,报国为民,这就是全体西京人不懈奋斗的目标!”

精心引导栽培“时代新人”

“孩子上了西京学院,有很大变化,有了时间观念和自律意识。学校严格管理,狠抓学风,作为一名中学教师,一名家长,我很理解、很支持学校的举措,这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学校申硕后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管理技术系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孙璐的家长说。

西京学院对口协议教育

大学阶段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每一粒扣子。学校实施书院制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改革,全人格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始终,第一、二课堂紧密衔接,专业学院与书院“双院”协同育人,搭建精准帮扶“对口协议”教育、“两感信”教育、“系列特色主题班会”三大教育平台,充分发挥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方面的育人功能,推进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建设。学校全面实施书院制改革,现有万钧、行健、至诚、创业、博雅、允能、南洋7个书院。书院推行全面通识教育,积极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构建师生共同体,营造浓厚的书院文化。“中华传统节日教育系列活动”为西京学院重点打造的思政育人特色活动之一,该活动已连续举办三届,被国家教育部评为“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全国特色展示项目”。

西京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师生歌唱《我和我的祖国》

 

学校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规范管理,坚持不懈培育优良校风、学风、教风,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从严治考,努力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长效机制。学校严格执行门禁制度和访客登记制度。辅导员早读查学习纪律,晚间查生活纪律。学校在校内各个路口、走廊安装监控,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教学秩序井然。

科研助力内涵提升

“何积丰院土工作室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贯穿全产业链的现代精准生态农业为抓手,利用工作室的科研和资源优势,积极促进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提升陕西特色农产品(果品)在国际市场的品牌效应,实现发展智慧农业、绿色农业和高效农业的长远目标。”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郭建新介绍。

院士工作室调研猕猴桃产业发展情况

创新是引领学校跨越发展的第一动力。以科研为先导,学校服务地方的脚步不断加速。学校以应用技术研究为主,根据自身学科特色与优势,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立足于陕西能源开发、信息化建设、智能制造、城镇化建设、军民融合等领域。引导和激励教师组建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建设大平台、产出大成果,充分发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商务、应用化学、自动化等省级“一流专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已建成陕西省可控中子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重点实验室、可控中子源应用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何积丰院士工作室、陕西民间造型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校外专家参观考察可控中子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鼓励教师做能推动学科发展、反哺教学、契合社会需求、促进自身发展的科研。为此,学校积极建设科技创新研究平台、成果转化应用平台、创新基础条件平台和交叉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以这些省级平台和重点项目为依托,全校科研工作者的创新热情被点燃。西京学院“陕西省可控中子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小型化、高产额、长寿命可控中子源关键技术的研发、标准刻度井群的设计与建造、中子测井仪器和中子检测设备开发等方向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填补了该领域国内空白。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90%,为石油测井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日前,西京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冯祥波副教授与相关单位合作完成的以《单原子Pt1-Co3O4催化剂上甲醇低温氧化的原子尺度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旗舰期刊《先进功能材料》发表,标志着西京学院科研工作在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控制方面取得突破。截至2018年底,学校获批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等纵向科研项目78项,共获批资助经费251万元。签订横向课题合同554项,合同经费总额达1.5446亿元。同时,获省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西安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2项,省级科学技术奖9项。

云点旌旗,风传鼓角。据《2018中国民办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显示,西京学院科研竞争力名列全国第一。

优质师资驱动大学生创新能力提升

“当前,‘新工科’建设如火如荼,学校在学科专业转型发展上聚合力量、谋划布局,主动与地方经济发展接轨,大力引进高级人才,打造高质量实验实训平台,建设“金课”,着力培养人格健全、基础知识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的一线工程师和行业应用型人才”。西京学院教务处处长肖建军表示。

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办好教育的基础与前提。学校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以中科院院士何积丰、陕西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苗宗成、陕西教学名师领军人才张善文教授、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马亚红等为代表的1700多人组成的教职工队伍素质优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富有活力。

为学生提供实践实习平台是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一环。学校建立了与知名医院、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战略联盟,探索产学协同育人机制。截至目前,学校建成7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教学项目,校外教学实践基地307个,校内设各类实验室273个,培育了科技部国家级众创空间、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一批成果。

学校以育人为支点,充分利用各种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平台,大力开展创业实训实践活动,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近3年,西京学院学生累计参与省部级以上竞赛31553人次,获奖5077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111项,省部级奖项1966项。2019年,有340名学生参加国家研究生考试,上线231人,上线率67.94%,考研成绩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加大国际与区域间的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与30多所海外高校及机构建立友好关系,并与英国、法国、美国、韩国、德国、新加坡等国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学分互换和短期交流项目,2017年,陕西民办高校第一个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落户西京学院。

四时美景润物无声

“我们校园的景色让我上下班都不忍心匆匆而过!为了充分欣赏校园的美景,我常常把自行车放在家里,从南校区步行去上班。”陕西省教学名师、土木工程学科带头人蒋红英教授说。

一流大学建设需要有一流的校园环境。当步入西京园,你会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学校的大气与秀美。学校坐落在世界著名旅游胜地、有13朝建都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西安,校园风景秀丽,草木繁茂,书山叠翠,茂林修竹,亭台楼榭相映成趣,长安八水之一的潏河犹如玉带般潺潺而过,宽阔的大道、镌文的碑石、挺拔的水杉,青翠的法桐,京世桥、槐山、紫薇林、璞玉湖,花街、凤凰头公园,移步一景,美不胜收,使人有一种回肠荡气的厚重感和推陈出新、灵感勃发的兴奋,被广大学生及家长誉为“读书的好地方”。

西京学院南门

“美丽的自然风光,合理的规划,和谐的人文环境……处处都能育人。我们要让环境说话,让学生从每一棵树、每一片草丛中汲取力量,在每一朵花中浸润成长”。学校负责人说。

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西京学院抢抓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用心书写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奋进之笔”。

图说西京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