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学子:专业实践绘就乡村崭新画卷

更新日期:2023年06月15日 信息来源:传媒学院 作者:黄静 刘萍 廖瀚文 编辑:尚磊磊


西京网讯:近日,传媒学院二十多名教师和2022级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近300名学生深入乡村开展专业综合实践。这是省级社会实践类一流课程《新采与写作工作坊》把教学场地从学校搬到乡村的第5年。这次的实践教学场地选择了毛泽东“雪地讲话”的旧址所在地延安甘泉县和马栏革命旧址所在地咸阳旬邑县两条线路。一路是红军长征的终点,一路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南大门、圣地延安的前沿哨所。在这里,同学们一边缅怀革命先烈的峥嵘岁月,接受红色文化的洗礼,一边也在用镜头、用笔、用心记录着新时代乡村的发展变化。

——守正+创新:多维目标底色鲜亮,形式多元化报道鲜活。旬邑县张洪镇田间小路上,一群大学生肩扛摄影机,手握话筒,正走向一位樱桃果园农户。天刚蒙蒙亮,公鸡打鸣,炊烟袅袅,这群学生一大早蹲点,是要采访拍摄驻村干部到樱桃种植农户的走访过程,这也是传媒学院开展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活动的现场。

传媒学院针对实践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各专业结合自身特点,展开了颇有成效的改革,《新闻采写工作坊》从价值引领、锤炼技能、职业素养三个方面出发,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无缝衔接,达到了“润物无声”的“立德树人”成效。

“参加这样的实践,不仅真的把知识学进去了,而且用到了采访技能提升上,更重要的是,我觉得自己越来越有媒体人的角色感啦!”2022级新闻学学生梁文清在自己的采访手记里这样写到。这正是课程基于多维目标改革的成效体现,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深刻理解知识、提升动手技能、养成专业素质、建立思想认同。

课程团队成员、院长助理沈忠杰介绍道,实践课程改革就是要建构“知识+技能+素质+价值”的多维课程目标,把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诉求汇聚到素质与价值的层面,让学生在立德中潜移默化地完成知识建构、技能提升与素质培养。

网络与新媒体2202班廖瀚文同学所在的实践小组在“脱贫攻坚典型人物报道”专项实训中,采访了一位靠种小番茄脱贫的村民。他在实训分享上说,“如果不是这次实训,我可能永远只是在别人的报道中去了解‘乡村振兴’,这次我们通过实践深入了解了乡村振兴的政策和成果,也真正理解了国家和政府的用心与智慧。”

“看到同学们各类的短视频、人物通讯、专题报道,形式多元,内容鲜活,就是要让同学们在实践创作中,挖掘打动人心的人和事,激发大家的爱国情怀、价值认同、社会责任和职业良心,坚守传媒人的正道”,刘萍老师在分享上对学生们说。

“这次实训短视频《遇见旬邑-感受乡土风情》是我们小组最满意的作品,我们用三个篇章记录旬邑县的情况,在采、写、编、评、摄的过程中,感受颇多”2022级网络与新媒体王玉萌同学这样谈到自己团队的作品,这是“采访与写作实践工作坊”实践项目,课程设置紧跟社会热点的实训内容,确保理论与实践教学始终“紧贴时代、对接社会”。

“实训与社会发展同步,学生从中了解国情民情,关注身边现实,从而建立融入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的政治认同与职业意识”,余馨老师认为这是课程注入思政教育元素的重要方法。

——服务+成效:专业服务社会,助力乡村振兴“肩扛担当,眼观世界,脚带泥土,手握利器,妙笔生花,服务社会”是课程负责人、传媒学院院长张西静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和期待。在实训课程最后一天,学院收到一封来自甘泉县道镇的感谢信,感谢传媒学院师生为村镇宣传报道做出了贡献。咸阳市旬邑县副县长孙明杰、张洪镇党委书记陈永胜也为传媒学院师生颁发了实训优秀作品奖项。

学生们在实训中创作的部分优秀作品在地方电视台及新媒体客户端播出,收到了很好的社会反响,这得益于学院及课程团队与地方政府、媒体机构及企业共建的校政(企)协同育人模式。合作单位结合自身宣传报道需求,为课程设置真实项目,让学生走入社会、了解社会,在完成实践训练的同时也服务社会。

孙明杰谈到:“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会很有情怀。他们在实践中形成责任感与使命感,也在实践中彰显出年轻一代的家国情怀和公共意识。”

在本次实训中,传媒学院还和甘泉县道镇政府及旬邑县张洪镇政府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并挂牌专业综合实践基地,为未来长期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图说西京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