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项目获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基地

更新日期:2023年12月29日 信息来源:公共艺术教育中心 设计艺术学院 作者:王雯雯 编辑:尚磊磊


西京网讯:近日,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陕西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公布2023-2025年度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 陕西省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名单的通知》(陕文旅发〔2023〕96号),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申报的“西安鼓乐”获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实践基地。设计艺术学院申报的“陕西面花及理论研究、创新发展等”获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西安鼓乐源于唐代宫廷“燕乐”,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包含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和弹拨乐器共20 余种,被称为“东方交响乐”。西安鼓乐见证了盛唐八方来贺,万国来朝的辉煌, 但安史之乱后宫廷乐师流亡民间,使西安鼓乐与民俗活动融合,以鼓乐社的形式在民间发展,却“散乱不成体系,口传缺乏书传”,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直到 1950 年,通过多方努力,西安鼓乐再次回归大众视野,并于 2009 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级非遗,成为全人类共同享有和共同保护的乐种。

西安鼓乐是中国古代音乐的重要遗存,它特有的复杂曲体和丰富的特性乐汇、旋法及乐器配置形式成为破解中国古代音乐艺术谜团的珍贵佐证。大量曲目丰富了中华音乐文化宝库,西安鼓乐将为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西京学院公共艺术教育中心结合本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主动适应学校“匠心精神+艺术素养”的人才培养理念,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鼓乐”为传承对象,探索出一条“线上+线下”、“传承人+专业教师”、 “理论+实践十采风+演出”、“高雅艺术进校园+专题讲座+现场演出+互动演奏体验”的西安鼓乐非遗活态实践传承体系。利用西京学院毗邻何家营的地理优势,与何家营鼓乐社、东仓鼓乐社、周至南集贤东村鼓乐社友好合作的资源优势,研发《西安鼓乐》课程,并获批陕西特色线上一流课程,通过学习和传承西安鼓乐,在第一课堂培养学生对陕西非遗文化的认知和传承保护意识;通过成立西京鼓乐社,将传统文化与非遗育人相结合,在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通过打造一系列非遗品牌活动,如“西安鼓乐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第三课堂培养学生对本民族传统音乐的热情。形成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三联互通,培养学生正确看待和珍视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自觉意识,成为文化传承保护的一员。

面花,又称花馍、礼馍,在陕西有着悠久的历史。关中一带,尤其是咸阳、渭南等地广泛流传。作为馒头的一种升华,面花集中体现了陕西人的面食文化。据记载,面花最早被用于祭祀,以后演变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生日祝寿、婚丧嫁娶、民间送礼等等。尤其是民间送礼,在陕西的农村,至今仍保留着送礼送面花这一习俗,且一年四季不同季节、不同节气、不同节日、不同对象,所送的面花内容不一。

陕西的面花历史可以追溯的西周时期。到汉唐时期,陕西的面花已经发展到了高峰,并且开始出现在一些大型宴会中。《陕西烹饪大典》中记载,唐中宗时宰相韦巨源“烧尾宴”中的“素蒸音声部”,就是一组用面团捏塑造型,经蒸制而成的面花,其造型是将面团分为70份,共捏成70个美如仙女的面人,有手持不同的乐器,吹拉弹唱的乐妓,有身着舞衣,翩翩起舞的歌舞妓,上席时按乐舞演奏的章法安放各自位置,组成一个大型的乐舞场面,让赴宴的宾客观赏品鉴之后,再下筷一个一个吃掉。这种面花已达到一个十分高的境界,将面花升华为一种面点艺术。同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面花在陕西十分普及,下到黎民百姓,上可至达官贵人。

面花不论是做成飞禽走兽,鱼鸟花虫,还是牛羊鸡猪,人物造型,大多有一定的寓意和寄托,有一定的思想和文化内涵,更多地是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企盼,而吉祥、平安、喜庆、祝福、和顺则是永恒的主题。总之,造型百态,内涵丰富的面花是陕西民间文化,民俗文化,特别是食文化最直接的表示,因此,有人将陕西的面花艺术冠以“民间艺术活化石”的称号。

近年来,设计艺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探索学科融合协调发展,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不断创新新时代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形式与方法,充分发挥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优势与作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设计艺术学院始终倡导以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为传承之本,在“新文科”背景下,依托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文创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和陕西民间造型艺术与设计研究中心平台的资源优势,坚持立德树人,主动适应区域与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人格健全、基础知识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能从事美术、设计领域实际工作的行业应用型人才,着力打造具有“匠心精神+艺术素养”的人才培养特色。

图说西京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