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到红毯:6学子用镜头与笔触记录光影盛宴

更新日期:2025年05月10日 信息来源:传媒学院 作者:刘萍 编辑:尚磊磊


西京网讯:笔触为舟,以文字记录光影流转;镜头作桨,用影像定格闪耀瞬间。在第15 届中国北京电影节的舞台上,传媒学院6名学子——新闻学专业刘嘉怡、姜煜、辛桐、吉钶钒,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张睿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梁旋,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与创新思维,出色完成新闻产教融合实践项目的报道任务。

作为受邀参与报道的唯一所西北院校,此次北影节之行不仅是对新闻学子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是传媒学院深化产教融合的生动缩影。学院依托与中国报业协会党报新媒体共建的产教融合项目,将课堂延伸至行业一线,为学生搭建“真刀真枪” 的实践平台。《融合新闻报道》等课程的教师团队全程参与指导,从前期选题策划、设备调试,到现场采访、内容制作,将理论知识与实战任务深度融合,确保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锤炼本领。

抵达北影节现场后,6 名学子迅速进入 “实战” 状态。他们穿梭于开幕式、红毯仪式等核心现场,以专业视角捕捉电影节的每一个高光时刻。

在融媒体内容创作中,学子们紧扣微博、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特性,量身打造差异化报道:微博平台以“明星红毯造型”“开幕式精彩瞬间” 等实时动态为核心,搭配高清图片与生动文案,相关话题阅读量持续攀升,其中张睿馨捕捉到某知名导演独特红毯造型的微博,凭借敏锐的洞察力与鲜活的文字,收获数千次转发与热议;小红书上,学子们以 “北影节必打卡攻略”“电影节文创好物” 等生活化内容,搭配精美海报与现场花絮,吸引大量年轻用户互动;抖音平台则通过创意混剪、独家采访等短视频,用影像语言传递电影节的魅力,多条作品播放量突破数万次。值得一提的是,每一篇报道、每一条视频都清晰标注创作者姓名,既彰显个人风采,也展现了学院对学生知识产权的重视。

这些优质内容不仅在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更获得了主办方的高度认可。“学生们展现出的专业素养与敬业精神,为电影节传播注入了青春活力与创新视角。”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评价道,并将为每位学子颁发认证活动证书。

下一步,传媒学院将继续以产教融合为引擎,推动教学与行业需求同频共振,培养更多兼具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传媒人才。

图说西京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