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非遗邂逅“双碳”未来!陕西大学生结构赛开幕

更新日期:2025年07月18日 18:59 信息来源:本站 土木工程学院 作者:袁创 张创业 编辑:尚磊磊


西京网讯:7月18日下午,第八届陕西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西京学院开幕。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京学院在内的省内22所高校的55支参赛队伍、竞赛委员会领导、评审专家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土木工程学科盛会。

本届省赛以“乌篷船模型结构设计与制作”为题,源自绍兴千年非遗技艺,兼取“双碳”背景下绿色文旅、智慧交通的现实需求。赛题保留了传统舟楫轻巧灵便特征,要求参赛者优化船体流线、提升抗撞击性能,并兼顾载重与航行效率。本届赛事也是首次将国家级非遗技艺与现代“双碳”需求、水运场景深度融合。

会议由西京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张海龙主持。陕西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委员会主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薛建阳,陕西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委员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张硕英,西京学院校长任芳、副校长王正斌等出席会议。

王正斌在致辞中指出,作为陕西省首个承办该赛事的民办高校,学校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他回顾了建校以来,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2024年“工程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16个专业入榜,智能交互专业位列全国第7。王正斌强调,本届赛题“乌篷船模型结构设计与制作”既是对非遗文化的传承,也是对“双碳”战略的响应,同时又直面传统舟楫向现代功能转型的真实需求,期待青年学子以现代工程语言诠释千年匠心,以结构设计之“小模型”承载强国建设之“大梦想”。

近年来,西京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先后与境内外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交流合作关系,与中建、中铁、中电建、陕建等大型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除了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智能建造4个本科专业和土木水利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外,学院建有陕西省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陕西省建筑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等3个省级平台,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60余项。面对“船篷结构设计”这一兼具力学挑战与美学追求的赛题,傅少君勉励学子发扬工匠精神,做“心中有图”之创客,成“行中有度”之学者,“要让每个构件误差控制在毫厘之间,让每个节点诉说严谨与浪漫的交响,让每一个模型都经得起专业评判和实际检验。”

薛建阳介绍了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发展历程,强调本届赛题“传统技艺+现代工程”的融合创新导向。他指出,通过“待定参数+现场设计”的赛制,将系统考察同学们对材料性能、结构体系及施工工艺的集成应用能力,全面锤炼未来卓越工程师的综合素质。薛建阳希望,参赛同学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对待每一毫米、每一克重,以开放协作的胸怀凝聚团队智慧,以敢为人先的勇气突破极限。

冠名单位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多年来在工程行业持续研发创新的高科技企业和创业板上市公司。该司西北区域总经理车文博表示,企业为赛事提供600套YJK结构设计软件,并开展线上线下培训,重点解析轻量化设计与抗倾覆优化等关键技术。车文博表示:“当看到参赛选手将拓扑优化算法转化为实体模型时,这正是科技赋能创新的最佳诠释。”这种“软件支持+技术培训+赛事实践”的三维赋能模式,成为本届竞赛产教融合的鲜明特色。

西京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工程造价专业赵千慧同学作为参赛代表分享了备赛历程:从模型崩坏到技术突破,从理论推演到实践检验,团队在挫折中深刻理解“土木工程是责任与安全的守护”,理解了土木工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深意。”。她代表全体参赛队员承诺:“将恪守学术诚信,以开放心态交流互鉴,用专业能力构筑美好未来。”

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自2005年创办以来,已举办十七届,是教育部、财政部首次联合批准发文的全国性9大学科竞赛资助项目之一,被誉为“土木工程学科奥林匹克”。2017年起,赛事实行“省赛—国赛”两级赛制,陕西省赛始终秉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的宗旨,日益成为我省高校土木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本次比赛为期三天,将于7月20日结束。

扫码分享

图说西京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