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网讯:从大学生到企业创始人,西京学院环境设计专业2023届学生朱晗用六年时间,把课堂所学写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带动超2500多户农户增收,帮扶金额累计突破千万元。
从市场发现到产业实践
“在调研中,我发现家乡虽然拥有‘中国硒谷’的美誉,但传统养殖模式效益低下,优质的富硒资源并没有给乡亲们带来应有的回报。”谈及创业初衷,朱晗的目光瞬间被点燃,语气中也带着不容置疑的热忱:“我就是想为家乡做点实事,让‘中国硒谷’的金字招牌真正变成乡亲们的金山银山。”
经过深入调研,他发现富硒农产品市场正在快速增长,消费者对高品质富硒禽肉的需求日益旺盛。然而,当地养殖户却因种源退化、技术落后、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难以分享市场红利。

用技术创新破解产业难题
创业之路从来不会一帆风顺。起步阶段,朱晗面临着技术不成熟、市场认可度不高等诸多困难。但他没有气馁,而是把每个困难都当作提升的机会。
他与团队走遍了安康市十余个村镇,深入了解养殖痛点,反复试验饲料配比和疫病防控方案。通过引进现代育种技术,成功培育出适合当地环境的富硒鸡品种;通过科学配制富硒饲料,显著提升了鸡肉品质和营养价值。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养鸡,而是构建一套从种源到餐桌的可控体系。”朱晗说。
共同致富的乡村振兴路
随着项目的稳步推进,朱晗的创新养殖模式逐渐显现出成效。他创建的“公司+合作社+农户”运营机制,通过统一提供鸡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渠道的方式,带动当地一批养殖户参与其中。
“以前我们养鸡都是老办法,效益不高。跟着朱晗干之后,不仅技术有指导,销售也不用愁,收入比以前增加了很多。”一位参与项目的养殖户高兴地说。
对于未来,朱晗有着清晰的规划。他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推动富硒鸡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打造富硒鸡产业的“平利样板”。
“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人的参与,我很庆幸自己能够成为其中一员。”朱晗说,“这条路还很长,但我相信,只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实现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