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人才培养体系,深入挖掘提炼各类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引领各类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传媒学院通过“价值维度”、“认知维度”、“内容维度”三个维度积极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成效,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


“价值维度”促课程思政: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新闻传播教育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培养后备人才,责任重大。学院在课程内容设计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形成无缝熔接,学院将使命感培育和塑造植入传媒类专业课程,着力实现在价值传递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构建全员、全过程、全课程的立体化育人格局,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党的新闻工作者。
“认知维度”促课程思政;课程思政涉及学院各门课程,需要学院上下贯通、统筹规划,学院院长主抓,制定了门门课程“知识清单”有思政、门门课程“教学大纲”融思政,通过课程思政改革,学院对课堂教学管理有了具体抓手,既抓住了教师这一关键,提升了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把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落到实处;又更好地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把立德树人中心环节落到实处。

“方法维度”循规律围绕学生促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效果最终以学生的学习效果来检验,95后、00后成长于新时代,拥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与思维方式。学院坚持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加强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用真理的力量、深厚的功底、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尤其近几年,微信、微博等社会化媒体迅速发展,视频平台日益壮大,短视频快速崛起,网络社区等不断完善。传媒课程思政面向这些不断发展的新闻传播实践,解疑释惑。要能够及时回应学生在媒介使用、新闻事件、媒介发展中遇到的困惑,才能使学生成为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据悉,传媒学院将对所有课程进行梳理,要求全部专业课教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灵活地融入专业课教学全过程,将德育教育渗透于专业课教学各环节,在发挥思政课作为德育教育主阵地和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让所有课堂都肩负起育人功能,让每位教师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并努力将传媒学子培养成为“厚基础、强实践、高素质”的现代复合型传媒人才,为培养新时代现代化的复合型传媒人才目标而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