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院:实践团走进商洛丹凤

更新日期:2024年08月20日 信息来源:计算机学院 作者:付音 编辑:陈荣


随着夏日的炽热阳光,西京学院计算机学院“打破博物边界 传播历史之声”社会实践团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他们深入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团成员由陕西历史博物馆西京学院志愿服务队、志愿讲解队成员组成,均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接受过长时间的培训与志愿服务工作。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让历史文化的声音穿越时空,回响在乡村与城市之间,将博物馆里的文物通过“流动博物馆”的形式带到基层,将中华文化传播到群众中去。

调研启航:丹凤县博物馆的历史探索

8月7日,实践团首先抵达丹凤县,第一站来到丹凤县博物馆。丹凤县博物馆依托明清时期的船帮会馆建立,展有一千多件在丹凤县境内挖掘的青铜器、陶器、铁器、石刻等文物,展示了丹凤县独有的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

在这里,实践团成员们仿佛穿越回历史的长河,通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直观了解了丹凤县丰富的历史事件、深厚的文化背景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这次参观不仅增强了实践队成员对丹凤县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历史意识与文化自豪的种子。通过对比不同博物馆的藏品与展览,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不同文化和历史时期的独特魅力与差异,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主题座谈:社区里的历史之声

8月8日,实践团走进了丹凤县西关社区,与这里的社区工作人员举办了一场主题座谈会。座谈会上,实践团指导老师、计算机学院团委书记付音向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了本次实践活动的意义,入选陕西历史博物馆志愿讲解队的实践团成员张程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区工作人员讲解了一系列陕历博国宝。

座谈会的后半程,实践团主要对基层人民对于历史文化的需求进行了调研,社区工作人员表示,随着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来越渴望了解自己国家、家乡的历史文化底蕴,希望通过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另外,由于各种客观因素限制,当地学生群体很难方便的接触到各类国宝级文物,陕历博西京学院志愿服务队的此次实践活动,可以很好的填补这类文化生活方面的空缺。

团队指导老师付音表示:“陕历博因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公众青睐。由于博物馆空间有限,每日的参观限额远远未能满足广大观众的期待。流动博物馆旨在主动跨越博物馆的物理界限,将璀璨的中华历史文化精髓直接带到民众之中,以实际行动回馈社区,让每一位公众都能近距离感受到博物馆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艺术传递:滨河公园的“国宝文物我来画”

8月8日傍晚,在美丽的丹凤县滨河公园,实践团又在居民较为密集的广场上举办了“国宝文物我来画”活动。通过在滨河公园的广场上设立“流动博物馆展览”,直观地向当地居民展现了国宝的魅力。小朋友们在实践团成员们的指导下,用稚嫩的画笔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国宝文物图案。这一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动手创作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了文物的背景、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对传统文物热爱与尊重的种子。通过绘画,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文物的珍贵与脆弱,从而增强了文物保护的意识,激发了全社会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与支持。

深入乡村:文物进村 历史入心

8月9日,实践团的脚步延伸到了丹凤县棣花镇陈家沟村。在这里,成员们开展了“文物进村 历史入心”活动,将历史文化的光芒洒向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通过设立展览、讲解文物知识、开展互动游戏等形式,实践团为乡村居民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这不仅让乡村地区的居民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文物知识和文化体验,减少了城乡文化差距,更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与包容。同时,活动的举办也激发了村民们对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热情,为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打破博物边界 传播历史之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探索与传播,更是一次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公平与包容的生动实践。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实践团不仅让历史文化的声音响彻了丹凤县的每一个角落,更在广大民众心中种下了热爱历史、尊重文化的种子。未来,他们将继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创新的思维,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图说西京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