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社会实践团助力乡村急救网格化建设

更新日期:2025年01月09日 信息来源:医学院 作者:汪思婷 编辑:吕钦


1月2日至4日,西京学院医学院社会实践团在陕西省武功县开展了主题为“生命护航网——乡村急救网格化建设”的急救知识宣讲系列活动。本次活动由同小利、薛喜娟、庞海燕三位老师带队,12名队员同行。

1月2日,实践团首先来到武功县后稷养老苑开展急救知识宣讲。宣讲过程中,实践团的队员们详细讲解了心肺复苏、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操作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以及骨折急救固定等关键急救技能。在实操环节中,老人们纷纷踊跃参与,现场气氛异常热烈,每个人都在努力学习、反复练习,希望能掌握这些救命技能。

1月3日上午,实践团与武功县红十字会共同抵达武功县大庄镇曹家村村委会进行急救培训宣讲。在骨折急救固定的教学环节中,村民们自发地相互配合练习,遇到不懂的地方立即向队员们请教。队员们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并手把手指导村民们正确操作。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不仅让村民们学到了实用的急救技能,还增强了他们之间的协作意识。

培训的最后,武功县红十字会还为通过急救实践考核的村民颁发了心肺复苏(CPR+AED)培训证书。这不仅是对村民们认真学习和掌握急救知识的一种褒奖,更是对他们能够随时担负起救助他人责任的荣誉见证。这一举措使村民们深受鼓舞,也让乡村急救网格化建设在曹家村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1月3日至4日,武功县小村镇小村社区迎来了同样热情高涨的培训场面。在社区的活动室内,挤满了前来学习急救知识的居民。实践团的队员们着重介绍了AED的使用方法。队员们穿梭在居民中间,手把手辅导他们进行实际操作。居民们认真学习的劲头、埋头刻苦地反复练习,让整个培训现场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为将急救知识科普推向更广泛的群众,实践团来到武功县中心广场。队员们通过模拟人实操、发放宣传册和现场演示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地向过往群众传播急救知识,吸引了大量过往群众的积极参与。在队员们的指导帮助下,群众学习心肺复苏和AED操作练习,整个广场瞬间变成了一个急救知识学习的露天大课堂。

通过西京学院医学院社会实践团的宣讲,不仅提升了当地群众的急救意识和能力,更推动了乡村急救网格化建设的发展,让更多的人能够在关键时刻成为生命的护航者。

图说西京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