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匠心凝艺魂,学风绽芳华。3月18日下午,传媒学院2024-2025学年学风建设表彰大会在工程舫报告厅顺利举行。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张西静,副书记、副院长李金山,副院长李政,教育教学质量监督处学风督导杨恩科,以及科以上领导干部、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代表300余人共同见证。会议由新闻教研室专职教师任青青主持。

表彰大会在雄壮的国歌中拉开帷幕。

党建引领树标杆——李金山致辞
李金山在致辞中表示,感谢学校对学风建设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学校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奖金额度和奖励覆盖面,这不仅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的关心和鼓励,更彰显了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他指出,学风建设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学院深入贯彻《西京学院强化学风建设20条措施》,通过构建“党建+学风”双轮驱动模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能力培养深度融合。近年来,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传媒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扎实推进学风建设。学院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完善激励机制等一系列举措,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潜能。此次表彰大会,不仅是为了表彰先进,更是为了树立榜样,激励全体同学在学业上追求卓越,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他强调,“匠心凝艺魂”不仅是传媒人的专业追求,更是新时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品格,号召全体师生以获奖集体和个人为榜样,在守正创新中彰显传媒担当。

表彰先进立典范——李政宣读表彰决定
李政宣读表彰决定。根据《西京学院学风建设20条》、《传媒学院关于落实<西京学院强化学风建设20条>措施工作实施细则》以及相关文件精神,经过辅导员推荐,学院审核,共评选出10类先进典型。
授予新闻学2401班等5个班级荣获“早读优秀班集体”;刘苏美等124人获英语四六级过关奖(四级107人,六级17 人);陈雨妙等13人获“学习达人”;杨欣然等7人获“单词达人”;余瑞波等3人获“直播达人”称号;邓艳轩等7人获“读书达人”称号;杨开元等7人获“健身达人”称号;柴旭静等12人获“竞赛达人”称号;刘聪等5人获“创新实践达人”称号;郭洁等7人获“德育标兵”称号;王权霖等5人获“体育标兵”称号;王惠玉等5人获“美育标兵”称号;范雨桐等7人获“劳育标兵”称号。
榜样引领共成长——颁奖环节
第一篇章:晨读领航——早读优秀班集体表彰

第二篇章:英绩斐然——英语四六通过表彰

第三篇章:学途翘楚——学习达人表彰

第四篇章:词海骄子——单词达人表彰

第五篇章:播界先锋——直播达人表彰

第六篇章:书海健将——读书达人表彰

第七篇章:健影飞扬——健身达人表彰

第八篇章:赛场精英——竞赛达人表彰

第九篇章:实践精英——创新实践达人

第十篇章“五育”楷模——五育标兵表彰





学子逐梦绽芳华——学生代表发言
网络与新媒体B2303班徐慕妍作为学生代表发言,分享了“学-实-感-行”四维成长路径。该生入学以来始终将学业放在首位,通过系统备考以501分通过四级考试,大二上学期高分通过六级。在2023年“云泽杯”全国营销模拟决策大赛中斩获全国二等奖。在青青工作室参与乡村振兴直播项目,通过数据分析、用户画像等专业技能助力农产品销售,相关案例被甘泉县文旅局采纳。目前正积极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实践项目。这段实践经历让她深刻体会到“脚沾泥土、心怀天下”的传媒担当,也印证了“真正的成长源于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这一理念。谈及成绩取得,徐慕妍特别感谢教师团队的悉心指导:“每一次课堂上的思想碰撞,每一次项目中的耐心点拨,都让我受益匪浅。”她呼吁同学们珍惜学校提供的优质资源,以“归零心态”在专业学习中深耕细作,在实践探索中突破创新。怀抱感恩之心,以梦为马,不负韶华,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师者匠心育英才——教师代表发言
邱有梅老师作为网络与新媒体2303班班主任及《市场营销概论》任课教师,通过“三心工作法”推进班级学风建设进行了发言。一是以“爱心”铺路,助力成长蜕变。针对新生入学适应难题,开展“专题讲座+个性化疏导”双轨帮扶。通过12次主题班会、36人次一对一谈心,帮助学生完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转变,班级英语四级过关人数从入学时的0人提升至7人。二是以“匠心”导航,精准规划学业。实施“一人一策”培养计划,邀请字节跳动HR张航杰、优秀校友安晨、考研上岸学长徐鑫等开展职业规划分享。建立“导师+学长”帮扶机制,指导学生制定学业目标。三是以“恒心”护航,构建成长生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在2023年“云泽杯”营销模拟决策大赛中,所带班级14人获国家级奖项,44名学生取得营销员三级认证。邱老师谈到: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交流与成长的陪伴,她将继续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党建引领+ 专业赋能”,培养兼具人文素养与实践能力的传媒人才。
导员护航成长路——辅导员代表发言

辅导员代表杨岳老师表示,作为辅导员,即是学风建设的参与者,更是引领者、也是推动者。在工作中,积极落实“精心精神+艺术素养”人才培养特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和引领学生共同成长。他结合带班实际,全面总结了在学风建设中取得阶段性成果:2021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80 人次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广告大赛等国家级奖项,168名毕业生就业率76%,其中5 人考取国内研究生,3人被海外名校录取;2024级新闻学专业新生在 "三个天天" 活动中展现良好风貌,学科竞赛获奖率达32%。2020级学生6 人入伍,实现参军报国与学业深造双突破。未来,深化“党建+学风”融合,开展“红色主播训练营”等特色活动,构建“AI+学风”智慧管理模式,实现学习数据动态监测,发挥个人自媒体运营专长,打造“传媒学子成长说”新媒体矩阵,完善“国内考研+海外留学+应征入伍”多元发展通道,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全程护航。

院长寄语开新篇——院长讲话
张西静首先对在学风建设中倾注心血的师生致以崇高敬意,对荣获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今天共同见证传媒学院学风建设丰硕成果。
张西静指出,学风建设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抓手,是通过思想引领、制度保障、实践创新、文化浸润等方式,营造崇尚学习、追求卓越的校园氛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系统性工程。作为新闻传播人,大家是时代的记录者、故事的创作者、价值的守护者。过去一学期,我们以“匠心精神”雕琢专业素养,以“艺术素养”涵养人格底色,将学风建设融入西京学院“价值引领,优势成长”的育人脉络中,涌现出一批德才兼备、个性鲜明的“千面英雄”。
张西静全面总结了过去一年学院在学风建设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卓越成绩。通过三个方面的思考与体会分享了学院未来人才培养目标和路径。一是以“诚健博能”为根,锻造新时代传媒人的精神脊梁。二是以“匠心+艺术”为翼,构建传媒人才培养的西京范式。三是以“守正创新”为帜,做顶天立地的传媒英才。
张西静对全体师生提出殷切期望。一是以匠心守初心,做“脚下有泥”的求真者。二是以艺术塑格局,做“眼中有光”的审美者。三是以千面应万变,做“肩上有责”的破局者。希望每名同学能成长为“肩扛担当、脚踏泥土、心中有火、眼里有光、手握利器、落地生花”的卓越传媒人。呼吁同学们以此次表彰为号角,继续弘扬“匠心精神”,深植“艺术素养”,在“价值引领、优势成长”的道路上,共同书写传媒学院更加辉煌的篇章。

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此次表彰既是对过往成绩的总结,更是新征程的起点。传媒学院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巩固深化学风建设成果,总结分析问题不足,及时整改突破创新,立足“三全育人”工作机制,打造传媒学风新局面,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学校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