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学生需求的日益多样化,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已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背景下,西京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计算机学院分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西京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计算机学院分会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口号,形成了具有学院特色的“三位一体”志愿服务工作体系。主要包括三大体系:陕西历史博物馆西京学院志愿服务队、“社区志愿行”、团支部常规志愿服务。分会负责统筹协调,倡导“全员都是志愿者”的理念,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陕西历史博物馆西京学院志愿服务队持续与博物馆紧密合作,定期组织志愿者前往博物馆开展讲解、引导等服务工作,让更多人了解陕西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我们也会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将陕西历史文化带进社区,走进学校,不仅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确保群众受到更高质量的服务。




院青志协以韦曲街道东街社区为中心向四周社区辐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已与西京学院周边3公里内5家社区保持密切、常规联系,并不断扩展新社区,新地点,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社区环境美化、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社区文化活动组织等活动,增强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同时也让我们的志愿者在服务中更好地了解社会,提升社会责任感。



团支部常规志愿服务活动是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平台。各团支部将结合自身特点和专业优势,开展具有特色的志愿服务项目。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电脑维修、网络知识普及等服务;软件工程专业的同学可以协助社区开发一些简单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社区管理效率。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还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专业知识,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执行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演讲与表达能力、沟通交往能力等,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




经过数年来不间断的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工作,计算机学院的志愿服务活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孵化了大批具有创新性和社会价值的项目,这些项目不仅为社区、学校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更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舞台。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还培养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不断优化志愿服务项目,拓宽服务领域,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我们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计算机学院的志愿服务工作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构建和谐社会、传递正能量贡献出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