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学院通识教育训练--耕读文化体验活动”举行

更新日期:2016年11月29日 信息来源:至诚书院 作者:李甜铠 李守晶 编辑:尚磊


为加强学生感知力,促使学生从间接了解到亲身体验,西京学院始终坚持开展实践性教育活动,并在传统文化教育上要求进行体验式教学,实践、体验也是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民俗最为有效的途径。11月2日,我校在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及被誉为“陕西关中大集”的东黄小镇开展“西京学院通识教育训练--耕读文化体验活动”,本次活动主要是让学生直接参与实践、体验活动,通过亲眼看、亲手摸、亲耳听来学习,更加深入的促使学生通过中国农耕文化来了解与喜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次活动由至诚书院、陕西龙山书院、石岗书院共同主办,至诚书院学生通识教育(训练)中心、共青团西京学院至诚书院委员会协办。

大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主任张京鹏、至诚书院院长李贺带队,35名学生及10名辅导员全程参加。

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区的孩子来说,农村的生活、风貌他们是陌生的,很少能了解、体验到农业生产、生活,因此更加体现到本次以传统农耕文化为核心的实践、体验活动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

此次活动主要通过中国农耕文化发展历史的图文、器具展示与讲解、农事耕种采摘方法亲身体验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农业特色、传承农耕文化、参加农事体验、体会播种艰辛。

清晨的阳光打在老师和同学们的脸上,到达了第一个目的“袁家村”使同学们显得格外兴奋。村委会干部在给同学生介绍时指出,袁家村发展过程中以因地制宜的优势,秉承着传统农耕文化的理念,坚持自己种植农产品,自己加工销售,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同学们备受鼓舞,也使大家对农村发展及农耕理念有了新的认识。

随后在村委会干部的带领下老师和同学们参观了村史馆和村内收藏的各种农耕器具,一路上大家都讨论着民俗文化的重要性,领略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14点,我校师生一行来到东黄小镇“石岗书院”,聆听著名作家石岗老师《农业与人类农业文明》讲座。

石岗,字济纲,陕西礼泉人,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著名作家。

石岗老师表示,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成果,农耕文化也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他表示,了解农耕文化的精髓在于了解人类文明的起源。因此,他首先给同学们讲述了人类的起源传说,有亚当夏娃偷吃禁果、有伏羲女娲造人、还有普罗米修斯偷来火种创造人类文明等多种来自于不同国家不同说法的人类起源。随后,他指出,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们始终坚持着农业多元化,是农耕技术让人类从脆弱变得强大。他强调,人类世间万物都是在嘈杂中重复,无论是山间泉乐,还是农业文明都将会不停的传承,在传承中不断强大、不断完善。他告诉同学们,要关心身边的人,更要关爱一切生物,因为生物来自于大自然,大自然为农耕提供了天然的平台,有了农耕,人类才得以耕种生存。他从炎帝、黄帝时期农耕方式讲到当前农业发展,他用幽默、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一一讲解。在场师生及问询赶来聆听的村民们无一不全神贯注。讲座在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中结束,大家意犹未尽,出了报告厅便又走进“石岗书院”,再次观摩各种中国传统文化资料、建筑、器具。

传统的农作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已经渐渐消逝,西京学院至诚书院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将传统劳作方式引入到了课堂教育实践中,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的魅力,促使传统农耕文化在年轻一代之中继续传承。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西京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和通识教育规划,西京学院至诚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将传统文化教育有机融于学生日常思想教育之中。为此,与陕西龙山书院、石岗书院通力合作,于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实施开展线上线下两门通识教育课程,围绕“孝”“礼”两大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文化学说来阐述做人的道理,特别凸显一个青年人在成长过程中孝和礼对其的影响与帮助作用。线上课程《孝》,利用官网微信平台,推送“孝”主题图文和名家诵读的形式来开展;线下课程,从全书院甄选170名学生,利用多功能报告厅,邀请著名作家、艺术家现场讲授,开展的课程有《做一个好人》《国学与传统文化》《做人先知礼》《诗仙李白》。另外,选拔优秀学员35名参加耕读文化体验活动,以此帮助青年学生在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沐浴文学洗礼,掌握做人真谛,更好地帮助其适应社会,使其在职业和人生道路上走的更远。

图说西京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