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悦:一颗种子,也能成为参天大树

更新日期:2023年04月28日 信息来源:人文与教育学院 作者:李立新 编辑:尚磊磊


伏悦,西京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1501班毕业生,现任职于韩国仁川广域市永化国际观光高中。

从大一入校,选择了汉语国际教育这个专业开始,我的心里就种下了一颗种子,想要身体力行地传播中华文化,亲身实践去到每一个需要我的地方,把自己埋藏在心中的那颗名为汉语教师的种子变成一颗参天大树。在实现自己的目标之前,我一直都在为之付出努力,一步一个脚印,直至成真。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这一次是给到了我。

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酷暑时早7点满身疲惫去往实习地点的我,寒冬晚10行色匆匆结束实习的我,都为后来在海外的实际教学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一开始参加学校安排的集体实习时,学校在南边,实习地点在北边,所以每天早上7点就要坐上地铁出发,那两个月以来,我第一次见到了西安的早高峰。因为实习的地方地理位置较为偏僻,下车后还需要顶着西安7月的太阳,继续步行才能到达。这次实习的过程中,无数次的想过放弃,“要不和老师说自己身体不舒服吧”这样的想法经常浮现在脑海中。但每一次在拨出电话的前一秒,甚至手机号码都已经找出来了的那一刻,我都克制住了自己这样的念头,总告诉自己下一次,就这样我顺利完成了这一次的实习。

这次实习结束后,深感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于是自己联系了校外的实习,想要进一步提升,实习时间确定后,正好是在冬天。西安的冬天会刮风,那时我们还没有新冠疫情,大家还都不戴口罩。风刮在我的脸上,就像刀子一样。不巧这次实习的地方也在北边,西北大学。每次往返的路上,都是在崩溃的边缘。但这次,我没有想过放弃。

在这些准备下,我终于等到了属于我的机会。语合中心开始了海外志愿者的招募,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缅甸的志愿者项目。有了之前的准备,我顺理成章地通过了这次选拔,成功地让这棵大树开始发芽。

信念不灭,希望仍存

不同于大多数人的猜想,缅甸其实是一个非常适合生活的慢节奏国家。他们大部分的人信奉佛教,家门口有大批信徒堵占道路,听僧人讲经布道。我工作的学校是一所国际学校,学校里的孩子们大都有出国留学的意向,所以英语沟通十分顺利,老师们也大是来自欧美的各所名校,甚至有一次在学校的FB主页上看到一位老师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在这里我学习到了西方的学习环境和模式,同时也感受到了东南亚本土的教学氛围。一起度过了一年的愉快时光后,我本意想要继续留在这里,却不想新冠疫情突然暴发,同时缅甸突然暴发战乱,安全起见,我们被迫离开了这个地方。

本以为我的汉语教师之路会这样终结,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个来到韩国的机会。不同于上次出发时的毫不犹豫,这次我再三考虑,和父母商量后,最终选择了这次赴韩的机会。也算是延续了我的信念。

参天大树,瀚宇之花

刚来到韩国的那段时间,正好是韩国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韩国全国人口大约5千万,当时每天新增人数大约30-40万,而处于首都圈的我,更是被人戏称为进入决赛圈。替我们办理赴任手续的语合项目官员都说觉得十分愧对我们,如果早知道这么严重,不会让我们出发。就连韩国的疫情防控专家都公开表示“现在的情况下,如果还有人没有得过新冠病毒,那这个人就是一个没有朋友的人”。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居然奇迹般地撑了过去,成功地成为了那个没有朋友的人。

所幸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几个月之后就结束了,学生们也从网课回到了线下课堂,上课的时候看到的不再是千篇一律的白口罩,我终于看到了和我相处了数月的学生都长什么样子了。

但随之而来的是线下课的状况百出。文化差异的问题是老生常谈了,一开始的时候几乎每节课都会出问题。下课有学生来找我问题,没有凳子竟然直接跪在了地上,当时的我受到了莫大的冲击。而且她们也在听到我称呼别人时不使用职位或尊称,而直接称呼“他”、“她”时感到震惊不已。但渐渐地,她们习惯了我偶尔的“离经叛道”,她们也适应了中国老师的“与众不同”。

图说西京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