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暑期社会实践|电子信息学院“电信赋能·实践助农”乡村振兴实践团

更新日期:2023年08月07日 信息来源:中国网 作者:田铭 编辑:尚磊磊


青春之名,实践先行。为积极践行“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使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积极落实团中央的“科技,文化,卫生”乡村振兴三下乡这项基本政策,做好乡村振兴政策宣传工作。共青团西京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委员会组织了12名大学生骨干组成了“电信赋能,实践助农”乡村振兴实践团队,于7月4日--7月7日、7月31日--8月1日,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研、实地勘察理论分析、全面宣传科学宣讲、科学套袋协助采摘。等多种形式开展乡村振兴实践助农活动,充分引导同学能将大学课堂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一.实地考察问卷调研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乡村发展的新动力,他明确了乡村发展的新任务,十九大报告指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总体要求。7月5日,实践团队对鄠邑区天桥镇雷家寨的当地居民实地走访做了关于科技助农的问卷调查。

鄠邑区天桥镇雷家寨居民填写调查问卷

雷家寨村民当地居民一般采取传统农耕和机械农耕相结合的方式,“我们从曾经的靠天吃饭、靠谁吃饭,现在人工降雨,大棚蔬菜,科技的力量让农民能够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来提高效率”这是当地一位被采访老爷爷说的话。可见农业科技的发展,能够极大地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

实地勘察理论分析

炎炎夏日我们不畏酷暑;漫漫路途,我们勇往直前。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接触社会、实践自我,锻炼自我的一个平台。7月6日来到当地居民家中实地勘察植株生长情况了解相关农学知识。

图为实践团队前往当地农户田地

实践团队实地考察走访乡村各处了解农作物种植情况,对农作物生长采取积极措施,真正做到脚踏实地融入乡村,助力科技兴农。

全面宣传科学宣讲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农业已经不再仅仅是传统的耕种方式,而是逐渐向着高科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农业科学管理方法为、现代化农业技术的运用将彻底改变现代化农业的生产经营体系和资源开发利用模式。为帮助当地农民深入了解科技对于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推动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7月7日实践团队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协助下开展了“三下乡--科技兴农”为主题的宣讲活动

图为实践团队前往文南村党群服务中心沟通

实践队员们前往农户家中探讨果园产量收成,提出建议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农业科技的最新成果和应用成果,让当地农民深刻认识到科技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促进农业生产降低成本、提质增效、保护环境,农业业态由低端向高端转变,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

科学套袋协助采摘

为更好地体悟农民精神,7月31日在当地居民的带领下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走进果园在葡萄地里,开展了葡萄除草、包装、采摘等劳动体验。在农户的耐心指导下,同学们学习了如何修剪、培肥、防病等葡萄养护的知识。虽然烈日炎炎,汗水浸透了同学们的衣衫,但大家依然热情高涨。

图为实践团队在农户葡萄园协助

图为实践团队进行的葡萄套袋工作

果农热情地让服务队员品尝新鲜采摘下来的葡萄,这里每一颗果实都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虽然天气炎热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让实践团队成员也体会到了当地果农收获时候的喜悦。采摘后,我们实践团队还特意购置了一些裁枝剪、绑枝器、葡萄套纸袋、油米、牛奶等一些生活和农具用品拜访了当地果农,了解果园产量收成和对下一年的具体规划。

图为实践团队前往农户家中进行看望

在暑期“三下乡”活动即将结束之际,电子信息学院“电信赋能,科技助农”实践团成员收到了来自鄠邑区玉蝉街道丈南村的一份感谢信。在信中,村委会人员表示十分感谢实践团成员为当地带来的科技支农等志愿服务,让当地人民深切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关注与关心。队员们吃苦耐劳、甘于奉献,顶着烈日为群众提供“科技”服务,令乡亲们十分感动!希望在未来可以齐心协力共铸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这封感谢信既是对电子信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全体成员实践成果的肯定,也是对大家在日后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份激励。

图为雷家寨村对实践团队的反馈信

农业是我国的重中之重,关系着14亿人的生命。通过开展科技支农三下乡活动,促进该地农业经济提升,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纸上得来终觉浅,觉得此事要躬行”。活动结束后,实践成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实践活动让我们更加了解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行胜于言,实践出真知,这次三下乡过程我们经历了许多、体验了许多、收获了许多,这将对我们的个人成长和未来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图文:西京学院电子信息学院)

图说西京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