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第四十一期)丨刘影:情系莘莘学子 ,潜心教书育人

更新日期:2023年06月06日 信息来源:计算机学院 作者:林思婷 编辑:陈荣


刘影,中共党员,硕士,副教授,西京学院计算机学院计算机基础教研室教师,曾荣获“优秀教师”“优秀学业导师”“最美教师”等荣誉称号,2022年获“教学标兵提名奖”。

师者匠心,止于至善;师者如光,微以致远。

被问到“你心中的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刘影老师这样说。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便是身教,用自己的日常行为来影响教育学生,这便是所谓的为人师表。”

在西京工作近15个年头,她深知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人生几个关键时刻的引路人。她讲授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主要是面向大一新生,对大一新生而言,初入校园面对新环境的焦虑不安,接触新事物的无知迷茫,规划新生活的懵懂彷徨,都成为了他们一段时间内难以逾越的一道坎。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有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帮助他们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告诉他们:不放弃对未来的希望,心向阳光,风和日丽的春天就在远方。学生其实就需要我们的勉励与宽慰,他们的很多思想困扰和心理包袱都会在老师的鼓励中迎刃而解。”

书山有路,勇于拓荒;学海无涯,戮力探索

教师不但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高尚的思想水平和道德情操,以身作则,以自身的榜样去感染、熏陶、教育学生,重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把学习作为第一要务和价值追求。

刘老师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引导百花齐放,摒弃千篇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生活应用、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

同时,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相应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实际教学过程中,她充分考虑学生存在的优点和缺点,班级存在优生和差生两个群体,始终关注好两个方面,引导好两个群体,坚持一碗水端平,多看优点、少看缺点,既要引导优生更上一层楼,又要鼓励差生百尺竿头、迎难而上。在此基础上,不断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方式、注重探索、启发自觉、举一反三,达到对知识点精准把握和融会贯通。

“从踏上讲台的那天起,我就在青春的芳草地里编织着一个美丽的梦,那就是做一个无愧于职业、无愧于学生的教师。”

刘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十几年来,她辛勤耕耘西京园,用爱心、耐心和智慧,把梦想一点点变成现实!疫情期间,无论是实验课、实践活动、程序调试指导,还是课间和周末休息,刘老师的钉钉总是响个不停,学生遇到的困难和请教的问题接踵而至,她始终耐心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一一回复。

“教学方法新颖得当,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因地制宜,动手制作相关教具,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是学生对她的课给予的评价。

多年来,刘老师始终坚持课前精心准备,查找资料,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从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及时予以肯定表扬。课后及时批改作业,鼓励学生认真订正,并对学生进行辅导,补缺补差,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优劣的关键。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课教师,她大胆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不断致力于学校的课改研究。

她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和教师提高培训等,抓住一切培训机会,不断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及时将培训所得知识与同事交流,第一时间用于教学实践中,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合格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近三年,她主持校级教改项目2项、一师一优课1项、校级重点课程1项,主持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1项,公开发表教研论文3篇,参与省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2项,参与荣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参编教材2部。教学改革项目立项以来,成果不断推广应用,引入混合式教学方法后,学生成绩逐年提高,课程目标达成度0.85以上。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效果明显,且涌现出一批具有实用价值的创新作品。近三年来,学生参加程序设计相关技能大赛成绩斐然,先后有15名学生获国家级一等奖,18名学生获国家级二等奖,20名学生获国家级三等奖。


图说西京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