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实习是实践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应用技术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我校结合实情扎实做好学生实习各项工作,确保实习实践教育取得实效。
举措一 加强政策学习
为进一步做好实习管理工作,我校要求各院系组织人员认真《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实习实践管理工作的通知》(陕教高[2013]32号)文件,要求按照政策要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育人力度,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突出我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形成我校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

举措二 做好顶层制度设计
我校2016年修订的《西京学院人才培养方案(2016版)》明确提出:“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将实践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坚持开放办学,推进协同育人。以多方合作为思路,以协同育人为目标,不断加强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和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构建四年不断线的‘全过程、多层次、模块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课内实验、课程设计、集中实训、综合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六环节有机结合、共同发力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方案为我校实习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提高办学效益,在增强就业竞争力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举措三 规范实习教学管理
为规范学生实习教学工作,我校相继出台了《西京学院大学生校外实习管理办法》《关于规范学生实习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和流程。管理办法中对学生实习场所、实习安全、指导教师职责等均作了具体要求。无论是学生的集中实习还是学生的自主实习,都有严格的审批程序。从制度和程序上确保了实习安全,实习岗位与专业对口,指导教师配备到位等,保证了实习工作顺畅。
举措四 扎实做好学生实习教育工作
在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各环节,二级院系首先和实习企业取得联系,根据企业需求和要求开展针对性的实习宣讲。学校领导都会与二级院系共同参与到实习准备动员工作中,从实习政策、实习意义、实习内容、实习安全、实习纪律、实习要求以及实习岗位等多方面作一强调,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实习思想准备,并签订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协议。

举措五 强化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和学生实习过程监控
校外实习基地是实现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最佳选择,西京学院非常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多家合作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400多家企业与我校建立了深度校企合作,保证了学生校外实习。为加强与企业密切联系和沟通,学校领导和二级院系不定期走访校企合作单位,为校外基地建设和深度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生实习期间,学校要求二级院系领导要不定期到企业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工作、学习、生活和安全等方面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在实习过程中各方面表现考核优秀的学生,学校会予以表彰并将其先进事迹作为典范进行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