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京学院印发《西京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着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促进学生圆满完成学业,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培养具有人格健全、基础知识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的一线工程师或行业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意见》指出:学风建设是贯彻落实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全校上下齐抓共管的系统工程。秉承“诚、健、博、能”的校训,以教、学、管三个关键环节为抓手,构建教育引导、制度规范、监督约束、查处警示的长效管控机制,立足综合施策、齐抓共管,着力营造和创建“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意见》要求:充分发挥良好教风对优良学风的影响和引领作用:任课教师要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师德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要吃透教材、钻研教学方法,精心备课,用精彩的授课艺术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要严格按照《课堂规则》管理课堂,定期通报学生到课考勤及作业完成情况。充分发挥学生在加强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全体同学要明确心无旁骛、刻苦学习、学成文武艺是学生的第一要务,是提升自身职场竞争力乃至成人成才的唯一途径。要端正学习态度,珍惜韶华、奋发有为,自觉遵守学校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按时带课本到堂,上课自觉关闭手机,认真听讲、认真做好学习笔记,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充分利用自习和课余时间刻苦学习,打牢知识功底、积蓄前进能量。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骨干作用:辅导员是班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所带班级课堂到课、课堂纪律加强检查,全力协助任课教师做好课堂管理工作,及时对相关学生发出学业预警,严肃查处违纪学生,尽心尽力为学生学习排忧解难、释疑解惑。充分发挥学业导师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全体专职教师均须担任至少一个所属院系专业班级的学业导师,学业导师要切实担负起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指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和技能的职责,促进学生热爱所学专业,乐学、勤学、会学。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学风建设的滋养和润育作用:各院系、书院(社区)要进一步推进学生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活动,对在学术研究、科研活动、国家和省部级学科竞赛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学生和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积极引导学生严谨治学,多出科研成果、竞赛成绩。校团委、各书院(社区)要积极组织开展系列校园文化活动,把引导和建立优良学风贯彻到第二课堂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之中,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风气。
《意见》强调:建立加强学风建设齐抓共管的协调机制:学校成立学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任组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各书院、社区对本单位学风建设负有指导、管理、监督责任:要针对本书院、社区学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和组织实施加强学风建设的具体举措;组织督查、通报辅导员的班风建设情况、各班学生到课情况;及时查处严重违纪学生;组织举办诸如学生课堂笔记、作业、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科技文化成果等展评;组织开展好一院一品牌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各院系要加强教风建设和师德教育,科学安排课程,配备受学生欢迎的任课教师,及时掌握所属教师课堂教学情况,了解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充分发挥教务部门在学风建设中的组织协调作用。教务处、教务二处要认真组织开展评教评学活动,组织开展新老教师公开课、优秀教师示范课、新教师观摩课等活动,严格教学规程,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考试、补考、清考有关规定,及时查处并通报违反考场纪律学生。教育教学质量监督处要发挥其在学风建设中的督查作用。继续坚持校级和中层领导听课制度,通过深入课堂听课,每月通报一次课堂教学情况,针对教育教学质量督查中学风存在的突出的、倾心性的问题,提出整改或整顿措施。大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要充分发挥加强学风建设的统筹协调作用:认真执行学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的决定,履行学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加大对学风建设督查力度,每月汇总、通报相关单位学风建设推进情况,对于学风建设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