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西京学院院长任芳就教师待遇、学生就业、财政支持等问题接受多家知名媒体采访。
任芳在接受《人民政协报》采访时说,民办高校和公办高校,除了投资主体的不同,其育人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培养人才,都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在目前的情况下,由于体制问题,国家解决民办高校教师的编制难度比较大,希望国家能从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地位、待遇以及社会福利方面给予支持。民办高校为了引进和留住优秀教师,尽最大努力地改善教师的待遇,提供最大限度的保障措施。但是和公办高校的教师比,民办高校教师在医疗、养老以及成长平台上确实有不小的差距。许多民办高校都面临着引进师资难的困境,好的教师不愿来民办高校,花力气培养出来的成熟骨干教师一有机会又很容易流动到公办高校去。尤其在西部地区,教师更看重事业编制的体制保障,更加大了西部地区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难度。她呼吁国家对民办高校教师的养老统筹、医疗保障、课题申请、职称评定、安居住房等方面能有所关注,让他们能安心在民办高校工作,在民办高校中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任芳还就民办高校办学资金不足、教师难招、教学质量良莠不齐是制约民办教育发展等问题接受《重庆商报》记者采访。如何解决民办教育办学资金不足的问题?任芳建议制定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条例,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民办教育,确定各县(市、区)每年生均补助经费;对于民办高等教育,由地市财政统筹,确定补助标准。对于民办教育教师难招的问题,任芳坦言,就目前情况而言,国家解决民办学校教师的编制难度比较大,但希望国家能从提高民办学校教师的地位、待遇以及社会福利方面给予支持。“民办学校要明确办学定位的问题?”任芳表示,现在除少数民办高校,其他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趋同现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还不够紧密。特别是有的民办高校简单移植公办高校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不高。为此,任芳在提案中建议通过加强校企合作,“以政府为主导,搭建平台,帮助企业和学校来结合”。在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让教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的结合,这对人才培养、推动就业有非常积极的影响。
此外,任芳还就有关政校企合作共同促进大学生就业向大会提交提案。她指出,目前我们的大学生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有脱节的地方,大学教师没有企业背景,对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用人要求不了解;同时,经过应试教育进入大学的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毫无思路,学习热情不高。“如果我们能在大学学习阶段带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他就会知道自己学习的专业在企业是什么样的要求,回到学校学习的时候目标就会比较明确,学习热情也会提高。”任委员希望,政府能够主导推出政校企合作的政策,为此类合作主动搭建平台,同时推出一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
来源:陕西省教育厅http://www.snedu.gov.cn/jynews/gdxx/201303/11/33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