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深秋丨第42次校长接待日侧记

更新日期:2018年11月05日 信息来源:本站 作者:尚磊 编辑:尚磊


秋色宜人,蓝天高远,美丽的西京园银杏开始了一年中最华丽的篇章。

10月30日,第42次校长接待日如期举行。

校长任芳与不同年级的学生面对面交流,就学生关心的问题深入探讨,现场气氛轻松融洽,不时传来阵阵欢笑。

期间,同学们围绕社团活动、课程设置、后勤管理等各抒己见、提出问题,表达着自己的想法、意见和建议。任校长一边认真地倾听,一边仔细地在本子上记录,并耐心地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校长,您好,学校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但有的活动同时进行,不知道该参加哪个?”土木工程学院崔同学建议各书院组织活动应该错峰进行,以使同学们能合理安排时间。

校长说,书院制是强化学生通识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新型管理模式,各书院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形成信息互动、文理知识渗透、不同学科相融的局面,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十月初,校团委开始着手收集各书院分团委第二课堂阶段性活动计划,汇总反馈各书院分团委并及时通过网络公布,方便书院之间了解彼此活动开展情况,学生部门将在开展活动前通过互送请柬的形式告知,以避免同学们参加活动时间重叠。

据了解,学校在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工程中,注重创新教育活动的方法,着力构筑良好的活动展示平台:一是搭建多元活动平台。学校每月定期举办西京大讲堂、辅导员大讲堂、西京阅读沙龙和经典导读,各书院主办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学长报告会、专家学者讲座、社会实践活动等系列活动,并不断进行项目载体的拓展。二是搭建组织保障平台。以书院为主平台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增强书院的文化特色和学生的归属感;以班级和辅导员为基础平台,组织开展一系列活动,营造优良班风、塑造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团委和通识教育中心、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体育教育中心为辅助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艺术、体育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以各级学生社团和组织为补充平台,组织开展各具特色的社团文化活动,为学生差异化、个性化发展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三是搭建资源协同发展平台。围绕素质教育各模块内容,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第二课堂活动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有效促进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

“芳姐好,学生公寓楼东、西两侧面楼号被遮,有时候朋友来访很不容易找到宿舍。此外,三号教学楼东、西、南三个方向路灯较少,希望学校能适当增加”。学前教育系赵同学说。

校长当即表示,楼牌号被遮挡的问题会联系有关人员尽快清理,把宿舍楼牌号露出来。同时校长说,我们学校绝大多数建筑在导航上都可以搜到,朋友来访时也可以用手机导航进行搜索。此外,针对三号教学楼周边路灯照明不足的问题,学校会开展全校范围排查,对照明效果不佳的路灯进行维修更新,增加路灯数量。

设计艺术学院李同学认为:少数民族餐厅档口少,就餐时间长,希望学校可以解决。

校长表示,为更好的服务少数民族同学,学校除了在公寓楼东开设清真餐厅外,在璞玉餐厅四楼也开设了清真档口,以满足少数民族同学需求,缩短同学们用餐时间。

此外,针对同学们提出的教师上课方式、奖学金评选等问题,校长现场安排有关部门负责人认真调研,拿出方案。

任芳校长说:“学生利益无小事,心无学生莫为师。大到学生的学习、就业、成长、成才,小到学生吃住行走,都是学校要关心的内容。但说实话,学校有两万多人,校园大,人数多,同学们的诉求和建议有时很难被听到。我们设立接待日,通过电脑随机抽取报名参加的学生,就是想听听学生们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解开同学们心中的困惑,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完善体制,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此次接待进行了1个小时,任校长与在场的同学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同学们也为学校的发展谏言献策,接待现场气氛温馨和谐。

副校长马成胜、大学生发展与服务中心主任杨德森、团委书记马杨利、教务二处处长边伟、教务处副处长王登武等参加了接待日。

图说西京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