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成才服务,对学生发展负责”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打造温馨家园、构建和谐师生共同体、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引领学生成长为目标,注重学生通识教育、人文修养、实践历练、学科展示等育人活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模式,创新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新思路和一体化育人新格局,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助推学生成长成才。

打造素质发展平台,助推学生成长成才
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激励学生全面发展,学院从2016级开始全面推行了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工程,建立了“1+4+N”学生综合素质考核评价体系,即围绕立德树人这一主线,由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创新能力素质4个模块构成,灵活设置N项教育实践活动。综合素质教育考评内容分为科目课程和活动项目两大类:科目课程有专题教育、专题讲座(报告)、主题班会、学长报告会、素质拓展等,活动项目有文体活动、各项竞赛、教育教学观摩、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等。学生通过参加不同的科目课程和活动项目,获得相应的素质学分,有效发挥素质教育工程的育人功能,提升其育人活力,促进素质教育自然顺利的推进。

打造经典人文平台,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学院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一是各职能部门依据《西京学院关于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育人新格局的实施意见》,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结合本部门一体化育人的特点,定期举办西京大讲堂、西京阅读沙龙、经典导读、诵读经典和经典影片赏析等系列活动,增强了研究生的文化修养,达到了以文化人的目的;二是学员全面实施校园文化传承工程,结合中国文化传承教育,积极开展西京精神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一院一品”、与学生学业相关度高的社区文化精品活动,不断践行以文化人的实际效果。

打造共享育人平台,实现了多途径育人
学院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主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学生工作理念,通过思想引导、行为指导、成才帮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资源整合,以“对口协议”教育、“两感信”教育、“系列特色主题班会”教育为抓手,使学生学会感恩,增强担当和责任意识,升华境界,坚定回报社会、报效祖国的思想信念,形成了“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通过开设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举办形势报告会、校长接待日,开展辅导员“三进”等活动,促进学生在社会、职业、情感、道德、精神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为人才培养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支撑,不断健全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和机制。

打造实践育人平台,推动了实践环节“三化”活动
一是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化。校内已建成“西京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获批的“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校外建有“艺缕阳光”红色井冈山实践教育基地、革命圣地延安教育基地、西安杨虎城烈士陵园、八路军办事处等10个教育基地,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的建立,丰富了全方位育人的内容。二是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化。以“项目化教育活动”为基点,依托学生专业优势,围绕实践育人主旨搭建了与专业有关的项目活动实践平台;实施中注重强化组织引导、精品示范和重点孵化,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项目化教育活动”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学生了解社会、体验价值、增长才干、培养品格,形成了“下了课堂、融入社会”“知于书而践于行”的“德智共育、师生共建”的全方位育人模式。三是社会实践活动常态化。学院开展的“西京学子高中母校行”、大学生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社会专项调查、对点帮扶、文艺演出、大学生各种志愿者服务活动、“艺缕阳光”社会实践活动、“千名学子扶百村”大学生寒暑假实践扶贫攻坚活动、“红色筑梦之旅”“义工实践”“一元复始·诚至金开”城市生存挑战赛活动等系列特色品牌活动,已成为常态化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

打造学科展示平台,培养学生专注的科学精神
实施“一二三四”竞赛育人工程,即:发扬“一种精神”,突出“两个重点”,强化“三项举措”,聚焦“四个环节”。专业教师和学业导师在帮助学生提升学科水平时,注重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选题设计、竞赛立项、项目研究、成果运用全过程。竞赛中,由指导教师带领参赛学生一起做项目、一起参与比赛的各个环节,在此过程中教学相长,既提高了学生的学科专业水平,又使学生直接感受了教师在工作中锲而不舍、勇于争先的精神。通过专项竞赛活动,培养师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集体攻关、联合攻坚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同时校团委依托学生社团,组织青年团员积极参加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全省和全国的各种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大型活动。学院每学期有计划地安排《西京论坛》和专家学者讲座,使全员、全方位育人工作渗透到学生成长成才的各个环节。

打造认知阳光平台,保障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院设有心理咨询中心,各书院设有二级心理辅导站。学院依托获批的“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为各年级学生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社交心理学等课程,定期为全校学生的进行心理测评、开展团训和“善爱我”“我爱我”心理健康季宣传教育等系列活动,发挥国家级心理健康示范中心的作用,调动全体辅导员在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有效地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学院打造的六大特色平台,有力推进了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首先,通过开展特色系列活动,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显著提升。学生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每年有近万名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有近4000名学生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有2000多名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学院涌现出4名同学无偿为白血病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感人事迹,陈胜同学荣获第六届“陕西好青年”——公益好青年荣誉称号。学院继续保留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其次,学院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5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6年学院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建设单位和全国优秀社科普及基地,同时入选“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18年我校被评为教育部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