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网讯:近期,我校在学科竞赛、科研立项与文体展演等多个领域捷报频传,集中展现了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践育人环节的丰硕成果。各学院师生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出色的创新能力和稳定的赛场发挥,在国家级、省级多项高水平赛事中屡创佳绩,充分彰显了学校“匠心精神+艺术素养”人才培养特色的育人成效。

在创新创业类竞赛中,会计学院学子表现尤为突出。11月7日至9日,在由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经济与管理学科组牵头主办的2025年iCAN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鼎堂杯”数字化创业经营模拟挑战赛全国总决赛中,会计学院参赛团队荣获国家级二等奖。iCAN大赛是纳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的A类核心赛事,影响力广泛。此前的10月17日至19日,由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经济与管理学科组主办的第十二届“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演训活动总决赛上,由会计学院赵博、伍昌贤、王煜缘三位同学组成的“启明”队,继获得陕西省一等奖后,在全国总决赛中再度发力,卫冕财务决策赛道国家级特等奖。

在研究生创新实践领域,学校同样成果丰硕。9月19日,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西京学院4支参赛队伍全部荣获国家级三等奖,其中设计艺术学院研究生徐凡、马倩各带领一支队伍获奖。该赛事是当前我国唯一被政府认可和指导的专门面向研究生群体的全国性竞赛。设计艺术学院坚持将民艺研究与国家战略结合,构建了特色研究生培养模式。

全国性学科竞赛的舞台上,西京学子不断实现历史性突破。10月15日至19日,由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委员会主办的第十八届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上,土木工程学院赵婉婷、吴佳慧、张东三名同学组成的代表队,经过近五天激烈角逐,从全国12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二等奖。该成绩是陕西省民办高校在此赛事中的历史最好成绩,学校同时获评“优秀组织奖”。此项竞赛被誉为土木工程学科竞赛领域“皇冠上的璀璨明珠”。

10月26日,在第18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陕西赛区选拔赛中,机械工程学院选派的本生组4支参赛队荣获省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参赛学生在三维建模、增减材制造等环节表现出色。学院依托3D打印实验室和导师团队,持续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在数字技术应用竞赛中,学校捷报频传。11月1日,202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成绩公布,计算机学院学子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9项,省级二等奖16项,获奖数量和质量创历史新高。11月3日,在2025届全国数字建筑创新应用大赛中,土木工程学院参赛的九支队伍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
人工智能领域的竞赛同样取得突破。10月28日至30日,在第七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中,电子信息学院研究生参赛团队斩获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本届大赛吸引全国365所高校的3421支队伍参赛,竞争激烈。学院构建了“理论教学+科研训练+实践竞赛”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为参赛学生提供全方位支持。

在医学专业技能竞赛中,学校再获殊荣。9月11日至14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学校代表队荣获团体二等奖,并在DR检查技术、放射治疗技术两个单项中获全国第一名,MRI检查技术获全国第二名,充分展现了学生过硬的专业素养。

外语类竞赛实现新跨越。10月18日,在第八届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陕西赛区决赛中,西京学院代表队在全省39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省级一等奖,创下学校在该项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成绩。该赛事已被纳入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是外语类学科权威竞赛。

体育与文化艺术领域佳绩频传。11月8日,由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省体育局主办的陕西省高校第四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交流会暨第一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由体育美育中心与至诚书院联合选送的《鼓韵黄河·阵舞西京》鼓乐表演,经视频评审和现场展示两轮竞演,最终获得表演项目优秀奖。至诚书院紧扣文化自信国家战略,积极探索“三秦鼓乐”特色育人项目。9月21日,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群众展演广播体操项目决赛中,体育与美育教育中心教师任绍华作为陕西省代表队成员之一,与团队共同荣获三等奖。
教师教学竞赛与科研立项方面成果显著。10月11日,在西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联盟第二届课程思政案例大赛中,传媒学院刘娜、余君、张攀攀三位老师报送的课程思政案例均荣获二等奖;会计学院教师团队同样表现优异,赵琳璐教师团队荣获特等奖,张淑雯教师团队荣获一等奖,赵联果教师团队荣获二等奖。大赛共收到全国1044项有效参赛案例,竞争激烈。

科研项目立项取得新进展。传媒学院樊珉教授主持的《职业教育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陕西实践路径和模式研究》课题,成功获批2025年度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李政副教授主持的《智媒时代“微短剧+文旅”赋能陕西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课题,成功获批2025年度陕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这也是民办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科领域唯一获批项目。
研究生培养质量持续提升。10月28日,陕西省岩土力学与工程学会公布2025年度第二届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评审结果,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周楚鸿的硕士学位论文《干湿循环作用下黄土的结构性变化规律研究》荣获硕士组优秀学位论文二等奖。该论文系统揭示了干湿循环过程中黄土强度衰减的内在规律,为黄土工程性质评估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是我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各学院结合专业特色,将学科竞赛、科研训练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构建了多层次、全方位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将继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为培养更多具有“匠心精神+艺术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为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