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赋能:传媒学院打造“AIGC+影视”融合育人新范式

更新日期:2025年10月25日 16:48 信息来源:传媒学院 作者:王斌 编辑:吕钦


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刻重塑内容创作生态的背景下,传媒学院充分发挥在影视编导领域的深厚积淀与专业优势,整合优质教学资源,于2025年秋季学期面向全校推出公共选修课《AIGC影视创作》。此举不仅是学院应对行业变革的前瞻性布局,更是其以自身编导专业实力为根基,将传统影视创作理论与前沿AI技术相融合的一次创新性教学实践,旨在为全校学生铺设通往智能创作时代的桥梁。

——根植编导专业沃土,构建AIGC影视创作新体系。传媒学院编导专业历经多年发展,已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善的影视创作教学体系,涵盖剧本构思、分镜设计、拍摄剪辑到叙事表达的完整链路。本次开设的《AIGC影视创作》课程,正是基于这一扎实的专业基础,将AIGC技术有机嵌入传统影视创作流程。课程六大模块——从AI剧本创作、AI分镜生成,到文生图、图生视频,再到数字人制作——并非孤立的技术展示,而是紧紧围绕“导演思维”和“叙事核心”展开,确保技术始终服务于艺术表达。

——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再现编导专业“项目制”特色

。本课程延续了传媒学院“在做中教、在创中学”的实践教学传统,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32学时的课程中,线下实践环节均在学院先进的融媒体实践中心完成,模拟真实影视工业流程。学生们将在“AI剧本工坊”中优化叙事结构,在“视觉实验室”中利用文生图工具构建影片视觉基调,并通过图生视频与数字人技术,将静态脚本转化为动态影像,亲身体验从“导演构思”到“视听成品”的全过程。

这种以项目驱动、小组协作的教学方式,正是编导专业教学的典型特色,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策划、团队协作与现场执行能力,使AIGC技术真正成为可被驾驭的创作工具。

——坚守人文内核,在技术浪潮中强化价值引领。面对AIGC技术带来的伦理与版权新课题,课程紧密结合编导专业长期注重的人文素养与社会责任感教育。在“AI剧本创作”单元,引导学生围绕主流价值观进行主题提炼;在“数字人制作”实验中,鼓励设计承载中华文化魅力的虚拟形象。学院致力于培养的,是既精通“技”、亦深谙“艺”,更恪守“道”的新一代影像创作者。

——服务全校跨学科创新,彰显传媒学院引领担当。作为一门面向全校的公选课,该课程吸引了计算机、设计、动画等多个专业的学生选修。传媒学院以其成熟的编导教学体系为核心,为学生团队提供从故事构思到成片输出的方法论指导与技术支持,有效促进了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在项目中的碰撞与融合,生动诠释了“新文科”建设的内涵。

传媒学院将AIGC技术转化为可被教学、可被传承的创作方法论,在智能媒体教育领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下一步,学院将继续深化这一融合路径,巩固和扩大其在区域影视教育与创作领域的领先优势,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创作人才贡献专业力量。

扫码分享

图说西京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