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座谈聚合力 双向赋能谋发展

更新日期:2025年10月25日 17:05 信息来源:商学院 作者:张艳 编辑:吕钦


近期,商学院围绕“推动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筑牢育人质量根基”核心目标,以精准对接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先后于10月20日、10月23日召开四场专题座谈会,涵盖研究生培养、导师职责、银龄传承、青年教师成长四大维度,通过“听心声、谋良策、定方向”的闭环式交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师资建设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为学院“十五五”期间内涵式发展凝聚共识、夯实基础。

研究生教育:精准施策,筑牢育人质量底座

商学院以学校“教学质量提升月”工作部署为契机,同步召开研究生座谈会与导师座谈会,科研副院长王颖,研究生教学督导岳宏志教授出席并总结。

在研究生座谈会上,学生代表围绕学习、科研、生活发言,分享“任课教师精准授课”体验,也提出学习资源、科研能力、实践教学等方面的需求与困惑。此次座谈让学院掌握研究生动态,是“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实践,通过直面学生需求,为后续优化环境、完善方案提供依据。

导师座谈会聚焦研究生培养核心痛点,以“问题导向、前瞻谋划”为原则,围绕四大关键议题展开研讨:一是“即知即改”,针对研究生座谈会反馈的培养问题梳理整改路径,确保问题闭环解决;二是“改革引领”,结合国际商务专业“十五五”规划,对标学科前沿与社会需求,为专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三是“对标评估”,学习评估指标体系,有序开展工作,确保评估有序落地;四是“优化机制”,围绕“科学设定指标”等核心问题研讨,为完善导师评价与激励机制提供思路。

岳宏志教授强调,研究生座谈会是学院“以生为本”的重要体现,需尽快落实学生诉求、持续优化培养环境;而导师座谈会聚焦的四大议题,均为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抓手”。要以“提升科研能力、积累科研成果”为重点,将会议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切实扛起研究生培养的主体责任。

师资队伍建设:“银龄领航+青衿成长”双向赋能,激活教师队伍内生动力

在夯实研究生教育基础的同时,商学院同步聚焦师资队伍“传帮带”与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于10月23日下午分时段召开银龄教授座谈会与新入职教师座谈会。学院院长秦效宏、党委书记赵文杰全程参会,旨在通过资深教师示范引领,精准对接青年教师成长需求,打造“老中青”协同发展的师资梯队。

银龄教授座谈会上,资深教授围绕学院发展核心议题,教授们结合自身经验精准建言,为学科建设与师资培养提供“智囊支持”。

新入职教师座谈会上,梁林蒙希望青年教师实现“个人发展与学院发展同频共振”。新入职教师们分享入职以来的工作感受,坦诚交流教学科研中遇到的困惑,并围绕未来职业发展规划及学院发展提出建议。

银龄教授的教学积淀是学院育人宝贵财富,希望通过“经验传承+需求对接”实现学院发展与个人价值的双向奔赴。

青年教师要夯实教学基本功,主动投身科研创新,在“实践打磨”中快速成长,同时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将个人理想融入学院发展大局,以“师德为先”的自觉践行育人使命。

四场系列座谈会的召开,既是商学院“倾听师生心声、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行动,更是学院“以师资建设为核心、以育人质量为根本”战略布局的生动体现。秦效宏院长在总结中指出,银龄教授的“经验传承”与青年教师的“创新活力”形成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双向赋能”,而研究生教育的“精准施策”与导师团队的“责任担当”则筑牢了人才培养的“质量防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双轮驱动”。

赵文杰书记从政治引领高度强调,全体教师需始终以师德师风为根本,将“立德树人”融入教学科研全过程,通过课程思政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筑牢育人政治根基;学院则需持续完善“银龄领航+青椒赋能”的师资培养机制、“以生为本+导师尽责”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以“制度保障”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作为学院发展的核心力量,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质量始终是商学院战略发展的“重中之重”。不仅延续了学院“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更通过“多维交流、精准对接”打通了“师资成长-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的联动通道。未来,商学院将以师资建设与育人质量的“双提升”,为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学科建设高质量前行注入不竭动力。

扫码分享

图说西京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