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导师制对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实施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论述和指使精神,助推学校“双升”建设工程,商学院结合学院发展实际情况,于2019级新生中启动本科生导师制,全方位服务学生成长。——成立本科生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
为庆祝建校25周年,9月28日,管理技术系在1222教室召开庆祝西京学院成立二十五周年座谈会。会议由系主任李俊主持,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了座谈。首先李俊主任回顾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变化,总结了管理技术系近年来取得的点滴成绩,肯定了教师们为学校的发展做出的贡献,并针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他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西京学院建校25周年,今天我们在这里回顾过去,畅谈未来。
9月29日,省委教工委、省教育厅、陕西日报社、共青团陕西省委共同主办的陕西省思政课教学“三秦学生记者”社会实践活动在曲江会展中心举行,传媒学院45名学生走进陕西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进行采访报道。---不同专业、年级同上一堂思政课来自传媒学院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大一至大三的45名学生在“陕西省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成就展”的现场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传媒思政课。
近日,设计艺术学院导师赵郧安教授到实习企业(西安稻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看望实习18级研究生并检查其实习情况。在企业实习的学生是设计艺术学院18级研究生,于2019年5月到西安稻禾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进行校外实习。期间负责方案设计与施工图绘制相关工作,工作期间任劳任怨、积极主动,多次团队合作完成大型项目。实习学生把自己的实习成果展示给导师查阅,导师也对一些内容进行了点评。
2019年“华为杯”第十六届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于9月19日至9月23日举行。信息工程学院共有21名学生组建7支队伍参赛。经过100小时的精诚合作,7支参赛队都顺利按照规定完成参赛作品和MD5码的上传工作。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
为了提升我院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断培育高层次学术成果,9月26日下午,理学院于工程舫1-C24举办“论文写作经验交流分享”学术沙龙,特别邀请理学院李如松教授为大家分享他的论文写作及投稿经验,学院部分教师参与了此次学术经验交流活动。首先,教研科科长徐雅琪做开场讲话,为创造学院教师学术交流的平台,致力于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理学院将定期开展不同主题的学术交流活动,王震院长将邀请专家就科研工作进行分享交流。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和《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职成〔2019〕6 号)文件精神,应用会计系积极申报全国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9月24—26日,系主任李杰副教授与财务管理教研室主任付永利赴北京参与由中联集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举办的“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全国说明会,学习相关制度精神。
9月27日,会计学院邀请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张首魁教授为师生作“调查研究与报告撰写”专题讲座,会计学院院长李海霞、各教研室教师代表及学生120余人与会。张首魁,博士,教授,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主任,原省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主任、陕西经济研究所所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省理论讲师团特聘专家、省社科联委员、当代陕西研究会副会长。荣获第五届省直机关“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9月16日-9月26日期间,商学院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和城市管理五个专业,分别以行业发展为背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通过开展专业认知教育主题报告会、赴校外企业观摩学习、邀请企业专家进校园等多种形式开展2019级新生专业认知教育系列活动。帮助新生树立良好的专业思想、专业意识和专业精神,提升专业认同感,明确专业内涵及目标,为其专业能力的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开展专业认知教育主题报告会。
9月25日下午,我院举行2020届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此次答辩分为两组,分别在3号教学楼3540和3620教室举行。王社良教授和马斌教授分别担任答辩组组长,陈新孝教授、李建峰教授、蒋红英教授、权娟娟副教授、高山副教授、罗滔副教授、刘方副教授、袁晓洒副教授分别作为小组成员,督导处吕荣生教授亲临现场作专业指导。
为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促进专业学习和岗位技能有效结合。9月26日,应用会计系特邀陕西西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魏来严老师在1号教学楼1110教室为师生组织了题为“1+X证书”制度解读报告会,我系学业导师及会计专业部分学生聆听报告。讲座中,魏老师结合多年在培训技能和职场工作经历,就国家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情况,联系具体事例,从什么是1+X证书、1+X证书制度的特点和好处。
为了加强教学改革项目研究管理,确保立项项目顺利实施,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水平,根据《关于开展2019年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开题工作的通知》(西京校教【2019】47号)文件精神,设计艺术学院于9月26日,在艺海219会议室召开2019年设计艺术学院本科教改开题答辩工作,参与此次本科教改预答辩的教师有:刘静、杨剑威、鞠月,答辩评审小组成员有:冯旭、张小花、俞进军、丁聪伟、潘晓东,评审组组长由冯旭担任。
9月23日,应用会计系在全系范围内开始“雨课堂”试点应用,财务管理教研室薛玲老师率先在《审计学基础》课堂教学中进行试点应用,本次主要应用于复习知识和新课互动教学两个环节。在获取审计证据方法知识点的复习环节,“雨课堂”凸显出了其智慧软件的特色,依据同学们的实时投屏和弹幕功能,老师可以快速高效的将同学们的学习疑问进行捕捉,并依据相应的作答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强化。
9月25日下午两点,大学英语第四教研室在教师发展中心214办公室举行了关于2019级新生开学三周后的工作反馈会议。本次会议旨在通过各位教师对开学后上课过程中的各个方面进行讨论,为今后更好地教学提供客观基础。会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开学后开课情况的工作回顾;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新型教学法的探讨;大学英语课程在线考试相关事项。
9月25日下午,医学院在2号教学楼2108教室举行“医学影像研究的现状与未来”主题报告会,2017级医学影像全体学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医学院张耀楠教授主讲。张耀楠讲到,影像学未来应该回归大影像。影像学将从2D-3D-4D解剖形态到功能影像,继而显示细胞分子水平的改变,从而对疾病的评价更完善、更具特异性。信息科学-电子学、计算机的发展,PACS系统、远程传输和“网络影像学”这些学科与影像学的融合。
为加强学校科研诚信建设,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教师的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伦理和科学规范,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规范师德行为。9月20日下午,信息工程学院科在教3楼207召开研诚信与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专题会议。院长郭建新、教研科科长王利平、教务科科长邓勤利,学科带头人、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和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参加。首先,郭建新通过翟...
9月25日,设计艺术学院2017级7名研究生预答辩工作在艺海219会议室如期举行,本次论文预答辩委员会由臧卫军、齐达、席辉、张佳维、李晨5人组成,教育教学质量监督处赵芳丽老师列席参加,预答辩会由臧卫军主持,2018级、2019级研究生旁听了此次预答辩会。预答辩会,首先简要介绍了答辩研究生的基本情况及宣读了预答辩会议流程,并明确答辩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事项。
为进一步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掌握教师授课状况,倾听教师、学生对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课后辅导等教学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传媒学院从“氛围安”“交流安”“思想安”等方面出发开展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夯实学生的学风环境和教育教学管理水平“氛围安”:全面营造学风、教风教育氛围。学院领导班子非常重视教风、学风,通过书院、学院联席会议和学院教学例会次次强调教风、学风,并让专职教师加入学生学风工作的教育中来。
9月23日晚,设计艺术学院组织19级新生学习《实验室安全手册》,学习为各班分别进行,由各班班干部主持,艺术实验教学中心王凤清老师对实验室安全需要注意的事项给大家做了要求以及指导。 实验室是学校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的重要基地,为确保实验室安全,防止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发生,优化教学环境,保证教学、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我院制定了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
为加强科研诚信和学术道德建设,坚决杜绝学术不端行为,9月24日,外国语学院召开“守护学术良知,抵制学术不端”宣讲会。外国语学院院长谢俊平主持,外国语学院全体教职工参加了宣讲活动。 会上,院长谢俊平讲到西京学院在二十五年的办学历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积淀了深厚的传统,形成了优良的学风,科学研究的成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