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网讯:12月29日,西京学院陕西省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重点实验室2019年年会在第二会议室召开。西京学院校长任芳教授、副校长黄文准教授、西安市科技局局长李志军博士和安森副处长、南昌大学校长周创兵教授、武汉大学土建学院院长刘泉声教授(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出席会议,土木工程学院全体教职工、研究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谢明博士主持。

(陕西省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重点实验室年会召开现场)

(陕西省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重点实验室年会合影)
会上,任芳对出席年会的专家、领导表示感谢。她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西京学院建校以来的发展历程,同时表示,面对新时代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机遇,学校将一如既往地做好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相关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贡献力量。

(任芳校长在年会上致辞)
李志军表示西安市科技局会为高等学校做好桥梁和纽带,同时他希望学校高起点、高标准、高定位,善于创新、突出特色、打造品牌,为改革发展贡献力量。

(李志军局长在年会上讲话)
罗滔副教授作了重点实验室年度工作报告,详细介绍了2018 - 2019年实验室工作及2020年工作计划。
据悉,两年来,实验室研究人员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厅局级以上纵向经费为160.5万元;承担横向科研项目经费2000余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7项;发表学术论文111篇,其中SCI/EI收录43/10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资助实验室开放基金14项;累计引进博士25名,陕西省特聘教授1名;2人进入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

权娟娟副教授作了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建设报告。首先对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三个专业进行介绍;接着展示了招生就业、教学团队、教学研究、实验实训平台、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标志性成果;最后介绍了专业建设目标、定位和规划设想。

(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重点实验室主任傅少君教授作学科建设报告)
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重点实验室主任傅少君教授从学科现状、总体思路、建设目标和建设方案及举措等方面作了西京学院土木工程学科建设报告。在学科现状部分,着重从历史沿革、科研团队、科学研究、科研平台、人才培养、科研成果和问题分析等七个角度进行了梳理、总结和分析。在建设目标部分,确定了2020、2025、2030三期建设目标,专家认为总体上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切实可行。在建设方案及举措部分,分别从科学研究、科研团队、人才培养和科研平台四个方面作了设想。多措并举,富有创新,凸现特色的方案措施,得到了专家肯定。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泉声教授在年会上讲话)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泉声教授谈了三点感受:一是学校领导班子怀着一份崇高的理想和对国家、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带领西京人一路奋斗,一路有成效;二是实验室建设成绩斐然,尤其在科研项目申报、获批上取得了质的飞跃;三是实验室的规划和目标,与国家倡导的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建设相符合,为实验室稳步提升科研水平及其国内外影响力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最后,学术委员会委员、西安市科技局领导、特邀专家等参观、了解了实验室建设情况。学术委员会委员及特邀专家审议了实验室年度工作报告及土木工程学院学科建设规划,肯定了重点实验室2018-2019年度在科研项目、科研成果、人才引培及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可喜成绩,并在实验室人才培养、管理机制、设备运维、研究方向、研究特色、中长期建设目标及学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

(学术委员会委员及特邀专家参观重点实验室)

(学术委员会委员及特邀专家审议实验室年度工作报告、专业建设及学科建设规划)


年会期间,实验室举办了8场学术报告会及多场不拘形式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指导会。大连理工大学王宝民教授、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张国新教授、武汉大学徐礼华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史庆轩教授、南昌大学周创兵教授、武汉大学刘泉声教授、同济大学张伟平教授、武汉理工大学丁庆军教授等作了学术报告和专业、学科建设报告;河海大学强晟教授、武汉大学邹维列教授、何真教授、武汉理工大学丁庆军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史庆轩教授和苏明周教授、长安大学周天华教授、湖南大学陈仁朋教授、天津大学郑刚教授等对学院青年教师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高水平论文写作方面进行了指导。实验室研究人员同与会专家开展了深入交流,为今后实验室科研工作的开展和研究方向的把握凝聚了共识、开拓了思路、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