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学院:“五举措”提升新闻传媒课堂教学效果

更新日期:2023年04月28日 信息来源:传媒学院 作者:黄静 编辑:陈荣


传媒学院通过“五举措”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改善学风。

走在互动前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视听语言》课程在大一开设,为了更好地培养同学们团结协作的能力,任青青老师让同学们在分组环节展开破冰行动,要求同学们以4-5人为一组,并设定相应的组名、logo和口号,这一形式能够较快的打破同学们之间的距离感,组员明确分工,迅速对彼此产生信任感,实现同学关系的进一步升温,形成了较好的团队氛围,有利于培养同学们在今后学习过程中团结协作的能力。

《新媒体概论》课堂互动

《视听语言》课程学生部分logo设计图

善用微信微博。微信微博作为新兴的沟通方式,在新闻传媒课堂中同样可以发挥作用。例如樊水科老师的《新闻评论》课堂,优秀作业就是通过“水哥写作课”的公众号展示,再推送到红网平台。这样能够让学生有写的更好、更用心的动力。

樊水科老师创作的“水哥写作课”公众号

走在技术前沿。VR作为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通过实现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沈忠杰老师在《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带着学生们用VR技术参加“陕北红色文化虚拟现实展示项目”“室内设计虚拟现实项目”“基于UE4的蓝田玉博物馆虚拟现实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沈忠杰老师指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完善教学评价。学院通过日常课堂表现、项目作品呈现、作业提交等作为对学生水平评价的依据。本学期制定符合学院特点的《多元化考核实施细则》将学校要求的“N+3”模式中“N”的形式多样化。这样能综合把握学生对于学业的理解,对课堂教学的吸收能力。

走在实践前沿。学院大力发展产教融合运用自身乡村振兴产业学院的资源将实践课程真实化,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新媒体运营》实践课程就是在产业学院的项目中完成。网络与新媒体2204班徐鑫同学参加“抖音本地生活达人”项目中,在24天内,共发布视频20条,总曝光345581次。一天交易额2.16万,467个订单。

网络与新媒体2204班徐鑫同学“抖音本地生活”中项目成果

院长张西静谈到,新闻传媒教学从来没有固定的模式,作为从文学中逐渐分离出来的学科,它的学科交叉性让它慢慢变得特殊,新闻传媒的复杂性,让新闻传媒教学同样复杂。这就对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器材的使用亦或是知识层面的扩展,还是课堂教案都需要随着社会热点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图说西京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