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研究生导师刘静带领设计艺术学院21级全体研究生赴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参观学习,旨在深入了解陕西省优秀非遗文化,感受陕西民间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厚重悠远,探索非遗文化在互联网时代传承和发展的新模式、新方法,让其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创新,并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坚定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为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解剖学会成立于1920年,已走过百年历程。已成为拥有7000余会员的全国主要的一级学会。中国解剖学会百年庆典暨中国解剖学会第36届学术年会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改期于2021年10月5-7日在北京市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由中国解剖学会办,北京解剖学会承办。会议主要议题包括: 学会百年庆典(百年历程展)、院士论坛、专题报告、分会场报告以及墙报展示等活动。
9月29日晚,人文与教育学院联合博雅书院,组织进行了纪念孔子第2572个诞辰的英语角主题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为:Confucius’ Influence on Chinese Culture and Society,英语专业2021级全体新生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的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时至今日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丹桂飘香,金风送爽,国庆节前夕,人文与教育学院2018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英语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工作顺利结束。9月30日下午,我院联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绿地城小学隆重召开了实习总结表彰大会,人文与教育学院院长谢俊平、博雅书院院长王培涛以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绿地城小学校长李正岐出席大会。汉语国际教育教育专业负责人李立新、英语专业负责人齐阿曼、辅导员以及全体实习学生共同参加了本次大会。
9月29日下午,由设计艺术学院主办的“造型美学漫谈”美学讲座在学术报告厅顺利举办,设计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安美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西部油画艺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油画学会理事,陕西油画学会副会长,陕西美协艺委会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等潘晓东教授主讲。
9月28日下午,土木工程学院南静静博士在2号办公楼2206会议室开展了题为“湿载作用下黄土力学特性及微结构演变”的学术报告,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和部分教师参加了此次报告会。南静静博士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工程意义。她指出黄土高原是中国“一带一路”的核心区、西部开发的关键区、精准扶贫的重点区、重大工程的战略区以及人地协调的中心区,黄土高原对我国社会、经济、人文及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
近日,由设计艺术学院主办的第四届研究生学术月暨艺术美学课程讲座在学术报告厅顺利开展,讲座第一讲由西京学院硕士生导师、西安美院博士生导师、原西安美术学院学报《西北美术》杂志主编、安徽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安市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应一平教授主讲,本次讲座主题为:“美学的形成与发展——中西纵横论.
设计艺术学院美术教研室为促进专业教师教学技能水平的提高,鼓励教师钻研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有计划地开展系列教研活动。根据计划安排,如期举办了应一平教授“空灵的南画”课题讲座。本次教研活动由美术教研室主任文立磊副教授主持,艺术学院各专业教师及国画、油画专业研究生和部分本科生集体观摩了应一平教授的讲座。同时,教研室利用钉钉与抖音平台对讲座进行了全程直播。
9月24日下午,空军军医大学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伟,空军军医大学科研学术处参谋马腾两位老师来医学院作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书撰写技巧及相关政策解读》的学术报告,报告在6号办公楼204会议室举行。院长张煜星到会并主持,医学院教师40余人参会。张教授从“如何撰写申请书、撰写申请书常见问题解析及个人体会”三方面开展讲解。他认为,申报基金有三大秘诀。秘诀一“要勤”。
教学示范观摩系列活动是设计艺术学院在新文科背景下为教师搭建的跨学科交流平台。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打造高效课堂,增强教师间的教学交流,夯实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充分展示教师风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设计艺术学院于9月22日下午在艺海楼展开了由强威老师主讲的《产品设计方法学》课程示范教学观摩课。
为提升学生科研能力,不断培育高层次学术成果,9月24日下午,理学院于图书馆303举办了研究生导师学术讲座,特别邀请周晓华副教授作“中子管靶流成分的理论分析”的学术报告,理学院电子信息研2102班全体研究生参与了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会上,周晓华副教授就中子管产生中子原理、中子管应用技术简介、目前存在的问题、离子源结构模拟优化、中子管靶流成分分析、中子管产额极限分析、新型离子源实验七部分对中子管靶流成分的理论.
9月23日下午,土木工程学院在三号教学楼3540教室举行本学期首次“西京论坛”。论坛由袁晓洒副教授针对“氧化石墨烯-粉煤灰对钢纤维混凝土抗冻性能影响探究”相关内容做了汇报,工程造价、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部分师生以及土木水利专业研究生参加此次论坛。研究以寒冷地区混凝土抗冻性能不足为依据,通过试验方法,对氧化石墨烯-粉煤灰-钢纤维混凝土进行冻融循环试验、CT扫描试验及冻融循环后力学性能试验.
9月16日,为宣传科学素质教育,深化文明实践,助力乡镇。西京学院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文创产业发展研究中心在王莽街道汤房庙小学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联合行动。活动围绕“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主题,以实物、模型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开展了多项以教师示范,学生参与为主的科普体验课,汤房庙小学3、4、5年级学生参与了此次活动。在科普丝网印刷体验活动中。
9月22日,由设计艺术学院主办的第四届研究生学术月暨艺术美学课程讲座第二讲“书法艺术美辩谭”美学讲座在学术报告厅顺利举办,西京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美术学博士、渤海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渤海大学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渤海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等冯旭教授主讲,设计艺术学院教研科科长陈海生主持。讲座中,冯旭教授从当代火热的“丑书”现象谈起,深入浅出。
西京学院陕西省公众科学素质与文创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为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于9月11-17日开展 2021 年陕西省全国科普日校内活动周行动。9月15日,研究中心在我校艺海208实验室,开展了一次社会公开科普创意画体验活动,学生通过网络平台报名,提前预约参与此次活动,活动负责人谢恬教授围绕“建党百年,高科技创新”主题, 给学生讲解了科普创意画的原理。
根据《中国科协 中央宣传部 教育部 科技部 国家原子能机构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水利部 农业农村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关于举办2021年全国科普日活动的通知》(科协发普字〔2021〕28 号)精神,我校开展了主题为“百年再出发,迈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科普日活动。
为更好的服务实践教学,推进实验室建设,促进学校与企业合作,9月15日下午,医学院在生命科学馆举办“实验室建设及校企协同育人项目研讨会”。会议由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刘学通主持,北京嘉茂宏医疗、上海梦之路、山东中飞科技和成都泰盟软件4家企业代表及教研室主任、实验室相关教师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刘学通对远道而来参加会议的企业人员表示了欢迎。
9月6日至9月15日,为帮助2021级新生熟知并遵守学校的学籍管理制度,更快融入大学生活。根据学校安排,教务处处长肖建军、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张文隆、教务科科长王锋和教务科李娜老师、相培福老师分别为2021级新生进行了学籍教学宣讲。报告会上,各位宣讲老师分别详细解读了我校学分制学籍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为了探索课堂教学方法,交流课堂环节有效设置的教学手段,深化课堂改革,创新教学理念,展示教师风采,挖掘课程教学特色,提升教师授课能力和水平,促进艺术教育在新文科背景下跨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叶岐生副教授《透视与解剖》技法理论与造型基础示范教学观摩课活动,按照设计艺术学院教学示范观摩活动的整体计划如期举行。此次教学示范观摩活动于9月15日下午艺海教学楼正式举行。
9月15日,信息工程学院在2308教室召开2020-2021学年度教学信息员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学院教学副院长乌伟、教务科全体人员及80余名教学信息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科科长邓勤利主持。邓勤利首先对教学信息员工作进行了总结,并给予其充分肯定。随后,宣读了马浩冉等10名“优秀教学信息员”进行表彰的决定。乌伟为优秀教学信息员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祝贺。